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张忠培:求索中国考古学之道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高蒙河 参加讨论

    今年6月下旬,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做完了自己三卷著作的校对修改,7月5日便因病遽尔长逝,驾鹤西去。这三卷书不仅成为了他65年考古人生中所完成的逾25部著作和近300篇文章的组成部分,竟也变成了他83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绝笔之作。
    这三卷著作皆以“中国考古学”为主题,它们分别名为《中国考古学:走出自己的路》《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和《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其实,这之前他所出版的书中冠以中国考古学为题的也不乏其例,如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反思》、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等,由此不难看出,求索中国考古学之道,是张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中国考古学:走自己的路》以中国考古学史上李济、裴文中、梁思永、夏鼐、尹达、苏秉琦、宿白等代表人物及其所处的时代为对象,回顾和反思了近百年来中国考古学走过的历程;《中国考古学:说出自己的话》是给类别繁多的考古学成果所做的书序,涉及考古学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五大方面,既有不同阶段的热点课题,也有理论方法的长期思考,还有学科建设的理念定位,反映出不同时期中国考古学的变化;《中国考古学:尽到自己的心》是先生在2008—2013年担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期间,推动各类学术活动的讲话和论述,反映了新时期中国考古学会服务、助力、引领当代中国考古学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自2014年起,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这三卷著作的编选工作,它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术史意义。中国考古学即将迎来100周年,但百年考古的中国迄今无一部完整的专业史或学术史著作来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回顾过去、面向未来,出版这样一套全面、真实反映中国考古学学术史精髓的著作,正逢其时。
    第二,可以适时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中国考古学现已成为一级学科,考古学史研究作为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二级学科之一,是考古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需求,出版这套浓缩着精华的中国考古学史著作,恰补阙如。
    第三,中国考古学史也是中国考古学思想史。从考古学史到考古学思想史,是从实践论到认识论的过程。真正的考古学史不仅是描述一般考古发现的过程史,也不仅是记叙科技考古作用的发展史,更应该是考古观念变化的思想史。
    第四,考古学大家来写考古学思想史。张先生是众所周知的身体力行、引领学术发展的考古学大家,他与他在这套丛书中评述的那些前辈考古学大家一样,对考古、考古史、考古哲学三方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洞察,能以务实求真的精神与能力将这种洞察用于推进中国考古学史特别是中国考古学思想史的研究中,有着鲜明的探寻中国考古学之道的使命和色彩。
    这三卷体现中国考古学近百年思想精髓的代表作,是张先生自1952年入北京大学求学考古65年来,砥砺实践、经年思索、融会贯通、集腋成裘的精选论文集。它们全面评析了近百年中国考古学史中的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心路历程,核心解读了“中国考古学要走什么路”的考古大题。换言之,如果说经过近百年风风雨雨的中国考古学已闯荡出来一条自己的路,那么这条路是怎样闯荡出来的?是条什么样的路?这条路的前方是哪个方向?我们今后应沿着哪个方向继续走出新路?张先生在这套书中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三卷著作中的文章虽然并不都是首次面世,但结集成为中国考古思想史专论,则是首次付梓。需要强调的是,张先生的文字表述精准,有较强的可读性,即便非专业的一般学术乃至文化读者,也可得以循着考古学思想的脉络,追踪当代中国考古学的种种问题,获得思考的乐趣。(作者为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2017年07月19日24版)
    责编:李来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