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2014年中国盐业考古的发现与随想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考古网 李水城 参加讨论

    
       2014年,中国发现制盐遗址的空间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本次专栏收录的几项发现突出体现了这一点。这几处重要的遗址点从东北吉林的大安到东南沿海的浙江温州洞头海岛,从东部渤海南岸的鲁北地区到西部高原的青海玉树囊谦县。以下是各个遗址点的发现情况。
    
      
    
       1. 温州洞头县九亩丘遗址
    
      
    
       浙江温州洞头县九亩丘制盐遗址是在2013年的基本建设中偶然发现的,在当地文物部门和政府的重视下,随即做了正式的考古发掘,揭露出来的遗迹现象包括有煮盐炉灶、储卤池、和泥坑、摊场、作坊及引入和储存海水的设施。此外,还出土了数百件与煎煮制盐配套使用的特殊陶器具。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盐业遗址的空白。
    
      
    
       由于是配合基本建设,此次考古的面积受到一定局限,加之以往遗址局部有所破坏,对于遗址的整体面貌还不是很清楚。经过发掘可知,九亩丘遗址的堆积分早晚两期。早期的遗迹分布在沙堤东侧靠近山麓的边缘,清理出来的遗迹有盐灶、储卤池和摊场。根据地层出土的瓷片推测年代为南宋晚期。晚期遗迹集中在沙堤的西侧,所见遗迹有盐灶、储卤池、和泥坑和作坊建筑。晚期地层出土遗物有瓷片和少量的皇宋通宝、开禧通宝钱币,其年代应为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在九亩丘遗址出土一大批造型特殊的陶制器具,其形制包括有圆棍、方柱、圆墩、圆饼、砖块、多边带内弧等形状。类似器具以往在香港、广东珠海宝镜湾和山东北部商周时期的制盐遗址曾有发现。但对其功能一直不详。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界开始逐渐认识到它们应是与制盐有关的某种特殊器具。
    
      
    
       在亚洲南部,类似器具在越南南部的邱于厨遗址的正式发掘中有大量出土。邱于厨是青铜时代高棉人的一处制盐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900~前150年。该址所出此类陶器以圆柱状为主,其形态可粗略分为两种:一种为两端压成圆饼状或蘑菇头伞状的支脚;另一种底部呈喇叭口状,顶端等距离捏出三枚外撇的尖锥。此外,在邱于厨遗址还出有部分与九亩丘遗址相同的器具。
    
      
    
       此类器具在国外的制盐遗址更为普遍。而且法国人很早就创造出一个有特殊含义的专业词汇—Briquetage,所指的就是在法国东部塞耶(Seille)河谷制盐遗址大量出土的此类形状各异的器具。除法国以外,在德国的施瓦比哈尔(Schwabisch Hall)和英国东南沿海的红丘(Red Hill)等制盐遗址也有出土。人类学调查表明,在非洲尼日尔曼嘎(Manga)的现代制盐工场,当地人至今仍使用此类器具制盐。其功能主要是起支撑作用的支脚,将其放在盐灶内,制盐陶器架在其上,使炉灶内形成一个利于火焰游走的空间,煎煮制盐。还有一个功能是用此类器具在盐灶上搭建一个支撑面,将制盐容器放在上面煎煮制盐。令人困惑的是,此类器具的使用多在早期陶器制盐阶段。九亩丘遗址已晚至南宋,为何还在使用此物,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考虑到中国华南沿海的传统制盐业曾长期使用一种内外涂抹蜃灰(蚌壳烧制的石灰)的“大篾盘”煮盐,此类器具很可能与这种特殊的制盐工艺有关。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南部及东南亚一带曾长期使用此类器具。尽管我们还不能确定九亩丘遗址是否采用“大篾盘”制盐,但这对于该址的下一步研究和复原当时的制盐工艺是有参考价值的。
    
      
    
       2. 吉林大安尹家窝堡制盐遗址
    
      
    
       2014 年夏,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大安挖掘了尹家窝堡制盐遗址。出土遗迹有淋卤坑、灶址、灰坑以及烧火和堆土遗迹等,根据打破制盐遗迹的墓葬出土物推断,遗址时代不晚于金。此外,遗址地层所出陶瓷残片和铜钱也证实了这一点。
    
      
    
       尹家窝堡发掘出5座淋卤坑(编号LK1~LK5),其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坑分浅坑和深坑两部分,其间有圆孔相通,坑壁和坑底涂白膏泥。坑底呈漫坡状,内有用圆木和木板搭成的架子,再铺沙、草席等。遗存结构与《天工开物》、《熬波图》所记“淋灰取卤”中的“灰淋”和“卤井”颇为相似。
    
      
    
       大安在金代隶属肇州。《金史—食货志》不乏“肇州盐”的记载,根据此次发现可知此地所产之盐系土盐。直到近现代当地仍有生产,其淋卤工艺与辽金时期并无大异。尹家窝堡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东北地区辽金时期土盐制作的空白,为中国的盐业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 青海囊谦县多伦多盐场、白扎盐场
    
      
    
       在2009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组成的普查队在囊谦县新登记古遗址88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发现了两处规模较大的盐场,为以往所不知。
    
      
    
       这两座盐场均位于囊谦县东南的柏曲河(澜沧江支流)沿岸。多伦多盐场位置偏北,所在地势北高南低,海拔3743米。北侧山腰上有盐泉,其下依地形走向开辟一千余块盐田。白扎盐场偏南,所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4070米。山坡上有数眼盐泉,山下河谷及河岸台地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数百块盐田。
    
      
    
       其生产方式为定期召集村民,集体作业。制盐过程从引卤水入盐田、沉淀、浓缩、蒸发直到暴晒成盐,全部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效率很高。最后将结晶的颗粒盐收集起来,用马匹运往仓库,再营销到周边各地。盐场所在地与西藏昌都相邻,是青、藏、川三省交汇处重要的盐产地,其产品颇受藏族农牧民喜爱。
    
      
    
       囊谦县卤水资源(红盐)丰富,开采历史也很悠久。据《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所记:制盐是玉树的古老工业。上世纪80年代,当地有5座盐场。但这些盐场最初建于何时?并无任何记载,有关谜团尚有待深入挖掘。
    
      
    
       有趣的是,囊谦盐田与南美秘鲁的玛拉斯盐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生活在安第斯高原的印加土著与我国藏族的生活习俗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从高处俯瞰,玛拉斯盐田就犹如镶嵌在古印加帝国核心“圣谷”内一块晶莹的宝石,三千多个洁白的盐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早在欧洲人殖民美洲前,印加人就在那里制盐,但盐田建于何时,至今也不清楚。玛拉斯的盐在印加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用盐块雕凿的动物仍是非常重要的宗教祭祀物品。
    
      
    
       4. 鲁北地区制盐遗址的调查
    
      
    
       渤海湾南岸的鲁北地区是我国商周时期的重要产盐区。今年,山东省在鲁北地区继续开展了盐业遗址的调查和试掘,主要收获如下:
    
      
    
       2013年底至2014年,在济南——东营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山东省所在滨州市秦皇台乡西石村西南的秦皇台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内涵包括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周、汉及宋、元时期。遗址北部现存一座人工夯土台,残高约19米,即所谓的秦皇台。土台周围地表散布有西周至汉代的陶片。经发掘出土有东周时期的煮盐炉灶及大量制盐陶器—盔形器。在清理的一座汉墓中填充了大量西周时期的煮盐器具残片。
    
      
    
       近些年来,山东省所对沾化县杨家遗址群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现一些制盐遗迹。今年的工作除继续以往的勘探外,还对遗址群北部做了细致勘探。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遗址群的南部地区。
    
      
    
       2014年10~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昌邑市下营镇火道村东南的火道—廒里遗址群的01遗址(即唐央遗址)做了发掘,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清理出的遗迹有东周时期的灰坑、沟、盐灶、卤水井等。该址地表散布大量制盐陶器残片,遗址的中部堆积大片红烧土,应为盐灶一类遗留。当地村民以往也曾挖出大量制盐陶器残片。2010年,山东所曾对该址进行了调查,并试掘了一处制盐炉灶,有重要的发现。此次发掘进一步证实,火道—廒里一带是东周时期齐国的盐业生产重镇。
    
    
2014年中国盐业考古的发现与随想

     (原文发表在《南方文物》2015年第1期  作者:李水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注:文章所引参考文献请下载原文查看。感谢《南方文物》慨允本网转载并提供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