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系唐僖宗供佛用品。通高14.5、口径46、足高2.5、足径28.5厘米。重6265克。浇铸成型,纹饰模冲、平錾鎏金。盆为葵瓣形,侈口,圆唇,斜腹下收,矮圈足。在盆内壁上自盆口至盆底竖列凸棱,盆壁分为四瓣,每瓣内錾两个石榴团花。团花中有一双鼓翼鸳鸯立于莲花之上,两两相对,栩栩如生,呼之即出。鸳鸯团花之间衬以流云纹。盆底模冲、锤打出一对互相嬉戏的鸳鸯和阔叶石榴组成的大团花,四周施鱼子纹地,形成浅浮雕效果。盆壁内外的装饰花纹完全相同,犹如透雕而成。盆外两侧各铆接两个额刻“王”字的天龙铺首,口衔饰有海棠花的圆环,环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饰莲花。盆底外壁,錾刻“浙西”二字。
鎏金双鸳团花大银盆 大银盆集浇铸、模冲、煅打、錾刻、鎏金、铆接等先进工艺于一体,制作精美,造型宏大,纹饰工整细腻,线条舒适流畅,构图丰满。特别是盆壁内外的錾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工艺水平。是这批金银器制作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为唐代金银器之极品。 鎏金双鸳团花大银盆俯视 唐代皇子出生三天,宫中要举行洗儿礼,唐·张鄂《三日岐王宅》记载:“王又贵妃生,婴儿始发声。金盆浴未了,绷子绣初成”。大银盆内细密的鱼子纹,栩栩如生的鸳鸯,还有石榴团花,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多子多福、和谐美满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而将此盆放置于地宫后室中部,四周又有进行密宗灌顶的四阏伽瓶,其用途应该与佛教中的“浴佛盆”有关。 参考文献: 《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上、下册),文物出版社,2007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