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印度科沙姆西南,塔的覆钵丘塌毁,栏楯已被拆除。约建于公元前150年至公元前100年。据推定,覆钵丘以砖砌筑,周围有圆形栏楯围绕覆钵丘,栏楯东、南、西、北四方开口,安有双柱石门。栏楯由三部分构成,下端埋入地中。栏楯之间是横放的贯石,其横断面为梭形,两端插入栏楯柱侧面的卯孔中。栏楯柱顶端架着横放的笠石。栏楯各部分的主要外露面皆有浮雕,题材有纹饰、人物和叙事场面。紧靠塔门的栏楯称为角柱,形制与其他栏楯不同。每个塔门有两个粗门柱,门柱柱身是四个八角柱合并的样式,柱身向上是莲花柱头,再向上是顶板,板上是两只圆雕蹲狮,再向上依次有三根粗大的横梁架在两根门柱上,上梁之上立有石刻法轮和三宝标。在栏楯和塔门上刻有记事铭文,内容包括发愿文和施主姓名。 浮雕题材有一定布局,在栏楯角柱面上的有夜叉、天王和其他人物的高浮雕,也有故事图。在普通柱和贯石面上有动植物纹饰、佛传和本生故事。在笠石面上有莲花图案和蔓草,其间穿插本生故事。本生故事所占幅面多于佛传。圆幅面的纹饰题材大都是莲花。横条幅面纹饰题材是如意蔓,空白区内填补人体装饰品、花朵、果实等。浮雕中的神像题材有丰收女神、夜叉、丰收树神、幸福女神等。 参考文献: 国家文物局教育处主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文物出版社,1994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