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公元前271年即位,公元前235年去世。他大力推广佛教,颁布石刻法敕,立于印度全国各地,以广泛并长期宣传佛教教义和宗教道德。 石刻法敕是指阿育王为推行佛教所颁布的敕令,将这些敕令刻在石头上,分布于全国许多地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摩崖法敕,刻在当地的崖壁上,另一类是石柱,刻好后埋设在某个地点。每类皆有大小之分。除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外,还有七八处小法敕,有的刻于石窟内。 (1)摩崖法敕 此种法敕所刻敕文称为十四章法敕,另有附录两章。敕文较长,内容是提倡佛法,推行佛教,劝导行善布施。主要分布于阿育王时代的边境地区。 (2)石柱法敕 又称为阿育王柱,现存完整的阿育王柱在劳里亚南丹加尔,石柱无台基或础石,直接埋于土中。柱面刻有敕文。柱身断面为圆形,下粗上细,上端有柱头。柱头上下分为三段,下为钟形覆莲,上托一圆形平盘,盘上是一个圆雕蹲狮。圆平盘侧面浮雕植物、动物和法轮,相互交替。顶部圆雕动物一般有狮子、牛、马、象。石柱法敕中最有名的为鹿野苑阿育王柱。 石柱所刻法敕有七章法敕和普通法敕两种。石柱分布于佛教流行地或佛陀诞生、成道、初转法轮和涅槃的佛教四大圣地蓝毗尼、佛陀伽耶、鹿野苑和拘尸城。 参考文献: 国家文物局教育处主编:《佛教石窟考古概要》,文物出版社,1994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