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蒙特柳斯考古类型学思想在中国的译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考古》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蒙特柳斯  考古类型学  滨田耕作  考古学史
    KEYWORDS: Montelius, Oscar (1843-1921) Typology (Archaeology) Hamada Kōsaku(1881-1938)  History of Archaeology
    ABSTRACT: Typology, which is mainly originated in the ideas of Oscar Montelius, a Swedish archaeologist, in his Die typologische Methode, is one of the basic methodologies of Chinese Archaeology. Montelius' works were introduced the earliest by Hamada Kōsaku to the East: into Japan the first, and then into China. In 1930s, four Chinese versions of Die typologische Methode appeared in China, three of which were from its Japanese version and one from German original. The interpret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Montelius' works were started by Wen You, while Yu Jianhua, Zheng Shixu, Hu Zhaochun and TengGu also contributed much for the diffusion of the typological methods of Montelius in China.
    瑞典考古学家奥斯卡·蒙特柳斯《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1]一书的《方法论》部分,被公认是西方近代考古学中关于类型学研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在东西方均有重大影响。中国考古学中的类型学方法通常也被认为是发源于蒙氏的思想,但这个传播过程到底如何,向来语焉不详,本文在梳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略作介绍。
    蒙特柳斯这部著作传入东方,最先到达的是日本,介绍人是日本考古学的鼻祖滨田耕作。滨田耕作在1913~1916年即赴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在考古学泰斗皮特里(Sir Flinders Petrie)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并专攻埃及考古学。皮特里在伦敦大学教席的继任者惠勒(Mortimer Wheeler)教授,是夏鼐留英期间的导师。夏鼐留学后期亦曾拜见定居在耶路撒冷的皮特里。从这一角度来说,夏鼐和滨田耕作确是同门中人,而且滨田耕作比夏鼐入门早得多[2]。滨田耕作返日之后,将欧洲各国特别是英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引进日本,当然包括在欧洲最为人所重视的蒙特柳斯方法。滨田耕作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1922年出版的《通论考古学》,其中方法论的第一部分基本上就是上述蒙特柳斯《方法论》的摘译。滨田耕作后来又将蒙特柳斯的《方法论》全文译成日文,于1932年出版,书名为《考古学方法论》[3]。
    近代日本对中国有极大的影响,西方学术文化主要通过日本传播到了中国。例如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的多位大师若章炳麟、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等,他们对西方学术文化的吸收多是在日本通过日文的译述学到的[4]。西方现代考古学知识传入中国,最早也是通过日本,主要人物是留日学生或者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学者[5]。蒙特柳斯《方法论》借助滨田耕作的著译传入中国也是如此。
    ……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1年第1期。作者:陈洪波,桂林市,541004,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