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帝陵分布于两处,一处是盛乐平城时代的“金陵”,另一处为洛阳北邙的陵区。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北魏盛乐故城北20公里处发现了几座鲜卑时代的北魏墓地,并发掘了一座北魏大型壁画墓。这座墓属于北魏早期的墓葬,位于和林格尔三道营乡附近。墓葬规模较大,全长22.6米,前后室分两次修建而成。前室及甬道两壁会有精美的壁画,题材有狩猎、宴乐及四神图像。壁画中的人物装饰显示当时北魏已受汉文化影响,但仍有浓厚的鲜卑色彩。该墓的时代被确定为北魏迁洛之前,因而为探讨北魏早期皇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目前已经发现的北魏皇陵有永固陵、孝文帝寿陵“万年堂”和孝文帝的长陵、宣武帝的景陵。其中永固陵和景陵经过发掘。 1976年大同北魏文成帝拓跋睿之妻文明皇太后冯氏之永固陵被发掘。永固陵和孝文帝的寿陵“万年堂”一南一北排列,都建造在今大同市方山南部山顶玄武岩层之上,有高大的封土堆,南部的永固陵比“万年堂”大。永固陵封土呈圆形,基座为方形,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组成。墓道北端有砖砌的封门墙,前室平面呈梯形,券顶;甬道平面为方形,亦为券顶。甬道前后各有一道大型的石券门。后室平面为方形,四角攒尖顶。根据甬道壁上的白灰遗迹推测,在两道石券门的内外和甬道中间共有5堵封闭砖墙,以保护墓室。万年堂结构与永固陵相同,只是规模稍小。 孝文帝长陵位于河南孟津官庄村东。2004年对北魏孝文帝长陵和文昭皇后陵进行了调查和钻探,发现了长陵陵园遗址。主要遗迹包括陵园四面的夯土墙垣、西垣和南垣门址,墙外有壕沟、陵园内人工排水系统、井、窑及陵园建筑基槽等、调查证实,孝文帝陵冢平面为圆形,夯土筑成,夯土外侧有一条环形的夯土沟。墓道为长斜坡式,完全压在封土之下。封土南侧有翁仲基座,再向南为2个对称的长条形竖穴方坑。 孝文帝长陵制度特点如下:长陵陵园平面近方。陵园四周构筑有夯土城墙,墙外侧挖建壕沟;墙正中设陵门,保存较好的南门为3道牌坊式。陵园内有2座陵冢,为帝、后异穴合葬。帝后陵冢平面呈圆形,帝冢大于后冢,帝冢居于陵园南北南北中轴线偏北部,墓道向南,陵冢南面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石翁仲。帝后陵冢东南方有建筑基址,可能与祭祀有关。长陵陵园具有明显的中原地区陵寝制度的特点,与洛阳北邙地区东汉帝陵有继承关系,但陵园内的建筑在陵冢的东南而不是东侧,则不同于过去。总之,孝文帝长陵奠定了迁洛时期帝陵制度的基础,代表了北魏帝陵体制的新发展。 宣武帝景陵位于邙山乡,坐落于邙山顶。有高大夯筑封土堆,平面略呈圆形。为凸字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道南起陵冢南缘,北接前甬道,底部呈斜坡状。墓道北端是第一道封门墙。前甬道呈长方形,在前甬道之北是后甬道,平面呈纵长方形,券顶。在后甬道南端有第二道砖筑封门墙隔开前后甬道。沿后甬道向北有一道石墓门。墓室位于最北端,平面近方形,四壁略外弧,四角攒尖顶。墓室东半部摆放随葬品,西半部为石棺床占据。石棺床使用15块方形石块拼砌而成。墓内随葬器物绝大部分被盗走,所剩这仅有一些陶瓷器、石器和铁器。 综上可知,北魏帝陵的墓葬形制一般为前后双室,后室平面近方形,四壁略外弧突,四角攒尖顶,墓内无壁画。北魏迁洛之前首先是聚族而葬,各代帝陵都在一处,再次历代帝陵的排葬方式是以父子辈夹处左右,兄弟行并排成列。金陵制度自冯太后始有了变化,北魏建造大规模的陵园始自冯太后,她也创立了一套将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相结合的陵寝制度,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方面,她继承了鲜卑凿石为祖宗之庙的遗风,另一方面又采用了自东汉以来在墓前建筑石殿、石阙的方式,再者结合佛教的信仰,使佛堂、斋堂和祠庙相结合,开后代在陵区建造佛教建筑的先河,恢复陵寝制度和举行上陵的礼仪。 北魏迁洛以后,陵墓制度再起变化:墓冢由方形变为圆形;由只在墓门雕刻武士像或在墓内随葬武士雕像演变为在墓冢前方树立大型武士雕像;墓室改为单室,地面陵园建筑大体继承了中原地区汉晋时期帝陵制度。 北魏灭亡后,北方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大势力,后东魏北北齐取代,西魏北北周取代。这段时期的帝陵上承北魏,下启隋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 参考资料:刘庆柱:《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