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 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造型】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这样一来,以燕衬马,让飞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把一匹静止的铜马塑灵了、塑活了、塑绝了!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地位】 汉代乃是我国开疆拓土、抵御外奴的辉煌年代,汉高祖的亲征、文景的盛世、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的开通西域,使得西域各国慑服於大汉天威,而纷纷遣使通汉,广开经贸的交流大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陪葬器物,不仅是一批非常优美的古代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近两千年之後,还能见到汉代马的精神面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次惊人发现。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原邮电部发行的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199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去年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以及联合国1996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一枚均以马踏飞燕为邮资主图。 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 【修复的故事】 其实,这件名扬中外的青铜工艺珍品,出土时可不是这样。它被送到故宫博物院修复时,腹内铸造时的泥子早已掏出。因为把泥子掏出来后,它才可以站立,这充分显示了古人的聪明智慧。铜奔马已残缺不全:马的颈部有1厘米平面大小的洞孔数个,马头及尾巴的几绺鬃毛掉下,奔马的三个马蹄心空着,等等。面对伤残的马踏飞燕,故宫博物院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对其认真查看后,对这样的奇特造型,一边称赞古人的大胆设计、精美工艺,一边决心一定要把其修好。 修复时,将马头和尾巴掉下的鬃毛清洗后茬口见新,用锡焊方法连接焊结实。把马上的残缺洞孔清理干净后,用铜和锡焊补严实;把缝隙填补好,磨平。有的纹饰修复时对不上了,使用刻刀和小錾子修饰通顺。修补后,用传统的作旧方法,作出地子和锈。修复的作旧处,做的与原物上的其他地子和锈完全一致,没有一点修复的痕迹,更不失当初的风格。后来,赵老看到马的3个马蹄心空着,这样展出太不雅观了,凭着多年的修复经验,就用胶调合土,对上些章丹红,好似铸模泥土一样填满,经修饰后与原件的铸模泥子一样了。这件铜马踏飞燕经过赵老的精心修复后,在参加全国出土文物展览时,获得了中外人士的好评。 具体步骤 一、焊接鬃毛和马尾。首先用铜锉把马头上的鬃毛和马尾断碴处锉新锉亮,锉出焊接坡口,其次将折断的鬃毛和断尾与原器上处理好的碴口对严,开始焊接。 焊接工具是用焊古代青铜器的烙铁。用长铁钳夹着烙铁,烙刃朝上放在火炉里烧炼,待烙铁变为粉红色时立即夹出,先沾松香,再沾六成锡(俗名焊铜锡),烙铁刃已变为白色(行话叫“杠烙铁”)。这时在鬃毛和马尾碴口缝隙处涂上熟盐酸,即可焊接(用生盐酸不行,容易把铜器咬黑)。 焊接时先跳焊,断件与原器摆放合适后再焊牢,并用锉和刻刀将焊锡锉刻平,再用砂纸磨光。 二、补配马颈上的孔洞。首先用钢锉将孔洞边缘锉亮露出新碴,用烙铁沾六成锡沿孔洞边缘补洞,直到补严为止,最后再用锉和刻刀将补配的锡面锉刻平,用砂纸磨光。 三、咬旧。亦称咬黑。用毛笔沾咬旧液涂抹在马鬃、马尾焊缝及补配的孔洞上,不要等干燥,即用清水浸泡刷洗干净、晾干,这时焊缝及补配的孔洞就变成旧色了。 四、填缝。先将立德粉、细黄土在磁钵里磨研成粉,再加入漆皮汁,搅拌均匀,调合成色泥。用小刀或小铲抠色泥在焊缝及补块的边缘、凹陷处抹平,重复二三次,不得凸起,干后用刻刀、细砂布碾平磨细。最后以加好颜料的稀漆皮汁涂刷二次。干后,再用最细的砂布擦磨细平。 五、做地子。将砂绿、立德粉、石黄、章丹红、群青、黑烟子、红土子、朱砂等矿石颜料,还有细黄土粉放在磁钵里,用钵锤研磨,再倒入漆皮汁调成色汤。铜奔马的地子比较少,差不多都是较浅的蓝、绿、土等颜色。在焊接处及补块上全部抹上色汤,做上原器色地子,晾干。 六、做锈。首先是喷泥。在小盘内放入细黄土,兑入清水调成浆至稠泥状,用牙刷沾泥喷泼在地子上。锈色多的地方少喷,少的地方则多喷,喷后晾干。然后喷锈。在漆皮汁内加入砂绿,放少许石黄、立德粉,加一些细黄土粉,配合均匀,调成与原器即铜奔马一样的锈色漆皮汁色泥。喷锈时,一手拿牙刷沾色泥,一手拿小刀拨动牙刷毛,使色泥从牙刷上弹飞喷射到已晾干的泥点上。再用牙刷先沾一点漆皮汁色泥,细黄土粉,在补块上按压,做些积土的样子。以上工作完了,再找找细,按按色,直至完全干透。最后,用干净的牙刷刷洗,把开始喷的细黄土洗刷冲掉,但喷的漆皮汁锈色冲刷不掉。用毛笔沾漆皮汁色泥随随边沿,使喷射的锈色与铜奔马体上的锈色浑为一体。 七、补填空马蹄。送修时铜奔马三只腾空马蹄内的铸范泥子掉了,马蹄是空的,十分不雅。修复时,赵先生用在漆皮汁内兑入黄土、章丹红调合成的稠色泥填满,经修饰与原铜奔马足内铸范泥子一样了。 这匹掉鬃、断尾、颈部满是孔洞的铜奔马经过精心修复不仅将马的奔驰与燕的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骏马和飞燕争先的动人瞬间,而且巧妙地烘托出马蹄之轻快,马鬃马尾之飘扬,恰似天马行空,以至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添了铜奔马凌空飞驰的灵气。 【名称来历杂说】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铜奔马”说。铜马俑的造型雄骏非凡,它昂首嘶鸣,马蹄腾空,作风驰电掣般的奔驰,因而,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因为是由青铜制成,也称“青铜奔马”,这也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 二、“马踏飞燕”说。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是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其浪漫主义意境,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据说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奴亲王访问兰州,看到了这匹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的稀世珍宝,又将之命名为“马踏飞燕”。郭沫若发出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郭沫若回到北京后即与当时文物局负责人商定,将铜奔马调京参加了正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其后并经郭老推荐,外交部长陈毅安排马踏飞燕与一批国宝级文物一起,赴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发动了一场“文物外交”。在美、英、法、日、意等国家展出期间,观众如潮,将它誉为“绝世珍宝”,天才的中国马”,从此,马踏飞燕名扬世界。郭沫若并曾泼墨挥毫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 三、“马踏龙雀”说。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 四、“飞燕骝”说。前面几种名称,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细致品味便不难发现——其中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最近有资深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无论从构词方式之严谨、还是切意之准确无一不符合汉代的特点,堪称迄今为止“马踏飞燕”这座著名的青铜雕最贴切的名字。武威铜马足下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五、“天马”说。持此说法的人认为,龙雀是风神,即飞廉,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有“ 铜雀蟠蜿,天马半汉”之句,是称皇宫内龙雀、天马两件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汉书·礼乐志》中《西极天马之歌》曾记载,“天马”足踩浮云,身可腾空飞驰,奔马踏着飞燕,正是遨游空中的“天马”形象。 六、“马神——天驷”说。与前几种说法一样,“天马”说也受到了置疑。有人提出:“天马”在汉代专指大宛汗血马及与此 有关的宫内陈列品。东汉明帝为置飞廉(即铜制龙雀)、铜马(即铜制“天马”)于洛阳,曾亲自出行到西安迎取,甚至不惜下嫁 宗室女子,或令大军征战,才求得汗血马,是谓“天马”,为此作《西极天马之歌》,为帝王祭天礼乐之一,以歌颂汉家天子的功 德。因此,无论“天马”是指真马还是铜马,都只是皇室威仪的象征,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东汉墓主张姓将军怎能例外?因此,有人又提出这具铜马俑是“马神——天驷”。“天驷”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驷 ”,亦称“马祖神”。秦汉以前人们都崇“天驷”为“马神”,自商周以来,征战中都少不了骏马,因而就产生了对马祖神的崇拜与祭祀。武威汉墓主人张姓将军生前率骑戍边,供奉马神,死后殉葬铜制马神,当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解释,就墓主人的官职 和职业特征来说,都是合理的,“天驷”者犹言驷马行空,以足踏飞燕来说明“天驷”和象征其所处的空间位置。 它还是旅游业的象征 应该说,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得通,但迄今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不管最 终采用哪个名称,这具铜马俑终将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相信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出土经过】 1969年,武威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开挖战备地道,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几镐头下去,只听轰隆一声,砖墙上出现了一个黑洞。 当人们爬到里面才发现,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墓室。里面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人、铜车、铜马等,旁边还有座棺床,里面呈放着两具尸骨架,在尸骨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第二天傍晚,公社王队长叫人将原来封好的洞口又重新打开,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进了麻袋,悄悄用架子车转移到大队库房里藏了起来。 在没有保护措施和任何考古工作者参与的情况下,这座古墓就这样被揭开了。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对文物的不重视,古墓遭到了严重破坏。半个月以后,武威派党寿山和张有专门负责调查,追缴失散文物。经过反复动员并耐心解释这批文物的重要价值,许多农民纷纷交出了私藏在家中的文物,队长王洪尚这才同意让他们去看看那些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他们对这批重要文物进行了详细登记,并将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全部转移到文庙收藏保管。 11月3日,甘肃省文化厅立即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魏怀珩、张学正前往武威。在墓葬中室的左侧壁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盗洞,奇怪的是这个盗洞上却有着明显的曾经被修补过的痕迹。 在墓葬甬道的右侧壁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保存得非常完整,尤其是它那独特的“人字型”的砌砖方式在我国考古发现当中尚不多见。这口古井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我们无法解开的谜底。 墓葬由多墓室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有左右耳室组成,相互对称。那些早期的盗洞就处在墓室中室的左侧壁和后室的顶部。 据当时发现古墓的农民回忆并介绍说,那些排列整齐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和铜奔马就陈放在墓葬前室的右耳室。 在这座墓葬的中室随葬有设计精美,几乎所有铜器用品都存放在这里。中室右耳室陈设有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比较小,是墓主人下葬的地方,一些被盗后残存的女人的装饰品说明该墓葬为夫妻合葬墓。非常符合我国古代墓葬的殉葬规律及“前庭后寝”的墓葬习俗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这座墓葬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但是,仍然出土了230多件珍贵文物。 那么,这座墓葬是哪个年代的?墓主人又是谁?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陈炳应: “雷台墓的年代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墓葬的形制。雷台墓的砌砖的方法那是汉代的。第二,墓葬出土的陶器绝大多数都是汉代的,有少量器物在魏晋墓中出土过,但是那应该是后期沿用前期的器物。第三,出土的“四出五铢钱”和铁镜是东汉末期铸造的,出土的几万枚钱币的总的时代特征肯定是汉代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铜马上的铭文有“左骑千人”这个官名和“凉州张掖县”这个建制,只是在汉代文献中看见过。雷台墓的年代应该是东汉末期也就是公元186年-220年之间。” 在墓葬出土的铜人俑当中,有4件女俑背后分别刻有“张氏婢”三字, 8件男俑背后都刻有“张氏奴”三字,在一只陶碗的底部发现了刻有“张家奴字益宗”六字的铭文。可以断定这位墓主人应该姓张。 考古工作者通过雷台墓出土文物的铭文这一历史印迹,对这位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这位墓主人生前曾经四次被册封为“将军”,还兼任过河西四郡之首的武威郡的郡守,并多次享受“秩比两千石以上”的国家俸禄。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马上清楚地刻有“张君前夫人”和“张君后夫人“ 的铭文。《汉书》中“夫人”一词解释说:“列侯之妻称夫人”。由此可以断定这位墓主人的最高身份是诸侯。 在这样一位身兼数职,戎马生涯几十年的将军墓葬中,发现这样大规模的铜车马仪仗俑并不稀奇。问题是位于铜车马仪仗俑队之首的这件别具一格的铜奔马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铜奔马身高为34.5厘米,长约45厘米,宽为10.1厘米,重约7.15公斤,它的形体要比这批铜车马仪仗俑当中的任何马都要大,据发现者讲,铜奔马在出土时位于整个铜车马仪仗俑队之首,气势非凡。 有的学者认为铜奔马是这位将军的坐骑,它是一件很普通的殉葬品。 通常,将墓葬出土的随葬品分为实物与冥器两种。而雷台汉墓出土的这件铜奔马显然不是用来盛东西的容器或其它生活用品。从马蹄下面那只奇特的飞鸟证明它不可能是供墓主人受用的乘骑,也就是说它也不是一件冥器。 也有人认为铜奔马是汉代“相马式”的产物,“相马式”是评判良马的标准,在相马学盛行的东汉时期,铸造“铜马”用来相马的现象就非常普遍。 这件铜奔马仅从形象特征来看它是完全符合“相马经”对马式的要求。但是,这件铜奔马的奔跑姿态非常奇特,它既不是奔马的姿势也不是走马的姿势。 铜奔马的左前蹄与右后蹄为典型的“奔马”姿态,即前蹄弯曲跃起 ,后蹄用力蹬出。而右前蹄与左后蹄对侧而行,这正好是“走马”行走时的“对侧步”。为了保持铜奔马的平衡,加长了马的四肢,并将走马的双蹄抬升到与前胸平齐的位置。这种奔跑姿态的马在现实生活当中是根本找不到的。这样看来,把它作为相马式的铜马是不太可能的。 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武威的这件铜奔马是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它不是一个实用的器物,同时它也不是专为殉葬而制作的一件随葬品。它所象征的这种形象是“天马”,也就是“汗血马”。这是从汉朝开始开辟的通向西域,一直通向欧洲“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特产。” 汉代盛行崇尚马的习俗,当时“天马”就被老百姓们敬奉为“马祖神”。 “马祖神”的具体形象特征在史料当中没有记载,但我们不能排除古人曾经用铜马来象征天空当中的“房星”也即“马祖神”的可能性。 铜奔马出土时,考古人员就发现它的头部和背部残留有明显的彩绘痕迹。汉代在殉葬用的铜马或者木马身上描饰彩绘图案的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相当普遍的。这种文饰叫做“云气纹”,是表现在“马神”身上的一种“羽翅”,它能使 “马神”腾云驾雾、展翅飞翔。 那么,铜奔马下面的这只神奇的飞鸟又应该怎样去解释呢? 甘肃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东辉:“我认为铜奔马脚下的这只飞鸟是燕子,因为它的飞行姿势和它翅膀的样式决定了它是燕子。” 而有的考古学者认为,马下面的这只飞鸟应该是鹰。 也有人认为铜奔马蹄下的那只飞鸟是“龙雀”。“龙雀”是秦汉时期神话传说当中的“神灵”,在历史上几经变异,它真正的形象确实无从查找。而鹰在历史文献当中找不出与这件铜奔马相印证的依据来。就形象而言,铜奔马下面的这只飞鸟那样,半展半束的飞行姿态,是燕子特有的一种飞行方式。它头圆;颈粗,眼大,而嘴短。双肩微耸,翅膀内收,确实象一只燕子。我国古代就有一种被称作是 “紫燕”的良马,是因为它奔驰的速度之快可以与燕子相媲美。 在马下面塑造一只飞燕,显然是为了衬托这匹马的奔跑马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过了燕子。以此来证实它并不是普通的凡马而是一匹天马。 这件铜奔马,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殉葬品,它应该是墓主人生前曾经供奉过的“马神”。它寄托着保佑这位将军死后灵魂升天的祈愿。 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 1996年铜奔马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