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国家地理中文网暨华夏地 Andrew Howley 参加讨论

    2015年4月6日~8日,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赞助的年度会议“早期文明的对话”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国际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伦敦大学考古学院举办,并得到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课题组的学术支持。
    
    位于故宫万春亭色彩丰富的藻井中央的盘龙,可追溯至400至600年前,而这个艺术传统出现的更早,并沿用至今。
    摄影:Andrew Howley
    众所周知的关于中国的两件事就是:她非常大,并且历史悠久。
    无论从建筑的外貌、艺术的风格亦或语言的形成,看起来都几乎是没有变化的。
    在本周于北京召开的“2015早期文明的对话”研讨会的报告上,考古学家们剥离层层历史,为我们展示出有关早期文明起源的最新理论和发现。
    以下是会议的主要观点:
    1、正如罗马一样,中国不是一天建成的。
    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特定元素出现开始,中华文明仍在缓慢发展,并时刻伴随着波折起伏。
    时任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的李伯谦教授,进行会议开场致辞,讨论了古代文明从狩猎采集的城邦,到早期农耕国家,再到进行大范围领土扩张和社会协调的强大帝国的发展过程(已经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证实)。
    
    装饰精巧的羊头装饰在这个大青铜酒器的四个侧面,青铜酒杯出现于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故宫博物院的永久藏品。商朝通常被视作中华文明起源的开端。
    摄影:Andrew Howley
    八十多年的考古学研究表明,文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线性的。不同地区、不同地点都会经历膨胀和缩减、合并和分离,而这些差异编织在一起就呈现出关于中国起源的完整故事。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区包括良渚遗址、石峁遗址和二里头遗址。
    2、甲骨文只在龟甲和兽骨上有吗?
    “很难想象没有汉字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进在讨论(文字)系统的起源时说到。
    公元前两千年前的商朝通常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开端,在同一时期其他地区也发生了特洛伊城的毁灭、拉美西斯大帝的统治、图特王的统治和希伯来祖先的统治等事件。
    除了繁复的青铜器和广阔的国土外,商朝时期同时启用了甲骨——使用牛肩胛骨或龟壳,将符号和图案刻于其上,其中许多符号近似今天的汉字。
    
    徐教授指出,这些长期用于占卜、总共包括5000多个符号的甲骨符号,已经可以代表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了。有趣的是,类似的图案可以在几个世纪前的陶器上找到,他们大多分组组合在一起,就像是在拼凑一个句子。而那些更早之前出现的,抑或是绘制在木材、布料等更容易腐烂的物品上的符号的状况,人们目前只能猜测了。
    3、一些早期城市像是老虎,另一些则像兔子。
    李伯谦也在他的介绍中指出,在早期中国,大型居住点的发展方向通常是这两者之一:要么强调神明的力量,要么强调了军事力量。他谈到更早之前的居住点则会“关注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刘斌是良渚遗址挖掘的领队,良渚是一个筑有城墙的都城,相当于良渚时期的首都,它可追溯至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他描述了从考古记录中显示出来的差异。
     “在某些地区,”他说,“只有进行宗教仪式的平台、重要人物的墓穴、庙宇、一些陶制雕塑,这些可能与重要人物的祭祀有关。”
    而其他地区,例如良渚,同样也有这些仪式性的元素,但同时还包括了真实武器和带有象征意义的武器,它们被大量的和统治者埋葬在一起。对于这些文明,向外的扩张和冲突可能成为重要的主题,以此来反映它们本身的价值。
    
    这个雕刻精细人面纹饰的琮来自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良渚文明,面部刻画显示了某种神秘的神明或精神力量,目前展出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摄影:Andrew Howley
    花絮:有些事物从未改变
    最后,这可能是最令人沮丧的发现:北京大学的孙华教授讨论了一些公元前1500年以来的特定的建筑,他认为这些建筑与历史中描述的公元500年的管理中心一致。“那么这两千年以来”他说,“办公室还是办公室。”
    “早期文明的对话”是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赞助的年度会议,全世界专注于不同古代文明研究的顶尖考古学家在此汇聚一堂。在演讲报告中,他们讨论了通过更好的理解其他地区文明起源而学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发展当今世界。 (撰文、摄影:Andrew Howley)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