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后,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失去了曾经有过的支配一切的地位,但也并非就此销声匿迹。比较突出的是,1934年蒋介石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通令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继袁世凯之后再次掀起尊孔读经的高潮。这个新生活运动受到鲁迅等的强烈批判,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进行的,同时十分强调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传承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智慧,运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在革命过程中,先后掀起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这是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植根于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没有这场从根本上下手的社会大变革,中国的现代化是谈不上的,进一步清除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更无从谈起。 在社会大变革的实践中,经过多次反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清醒而全面的认识: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而要具体分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新中国的成立,最终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文化领域内,也依靠国家的力量推进根本改革。在封建制度下,妇女遭受的压迫特别深重。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总纲中专门规定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它也带来人们观念的根本变化。 但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并不容易分辨清楚,人们的认识也并不容易取得一致。习惯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实践中还会遇到许多以不同形式重新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有时会被看做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而被抛弃或淡忘,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而封建主义旧思想旧习惯的残余,有时依然会有意无意顽固地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造成有害的后果,不易清除。这两种看起来相反的倾向,有时同时存在。因此,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工作中,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仍是长期的必须不断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历史是人们以往实践的记录,也可以说是集体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几点启示: 第一,历史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连续性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急剧的或渐进的变革。每一次变革只能从原地出发向前跨进一步,有时是一小步,有时是一大步。不管这一步跨得是大是小,旧传统中那些已经过时的不合理的因素迟早将被扬弃,这就叫弃其糟粕;而传统事物中那些合理的或没有完全过时的因素,仍应该细心地保存下来,或经过改造而被赋予新的内容,这就叫取其精华。这个过程将不断向前推进,永无止境。 第二,传统都是历史形成的,它的社会价值也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可能在另一个时候、另一种情况下是不正确的。对它的正面和负面的社会效应,需要以分析的态度来对待。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带有片面性和盲目性,并不符合客观实际,最后只能是一时的现象。 第三,在变革过程中,承传哪些,创新哪些,特别是要它能在广大群众范围内发生作用,不是任何个人所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变革的重点,通常总是那个时代人们最关切的问题,又是当时能为较多人接受的东西。这里有两个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其一,客观环境的变迁及其程度;其二,还取决于大多数人主观上能够认识、适应和接受的实际程度,这种认识的变化有时快,有时慢,是逐步深化的。这就使变革总是表现出过渡性和阶段性,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面貌。 第四,不仅在整个近代历史进程中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承传和创新的关系,就是在它的各个阶段中也莫不如此。拿中国近代历史的前期来说:戊戌维新对洋务运动,有承传,有创新;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有承传,有创新;“五四”前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以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为开端,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中间有承传,有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又是对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承传和创新。有时,看起来对立的事物之间也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个运动过程,有时使人仿佛感到突如其来,其实只要细细考察,依然一环同一环相扣,是有规律可以寻找的。 第五,走向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甚至曲折的过程。既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进;又不能拔苗助长,一步到位。通常是积小变以成大变。一旦条件成熟,便出现巨大的飞跃。这种飞跃并不是割断历史,仍是历史自身演进的一种形式,而且随后又会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渐进过程。但不管它如何千变万化,历史变革的潮流永远是无法遏止的。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