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东河工程位于泰州市的农业开发区、姜堰市、兴化市及盐城的东台市,西接泰州引江河,东连通榆河,全长55.076公里。江苏省将泰东河工程列为国家“十二五”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治理内容包括疏浚干河,新建河道护坡、堤防、城镇防洪墙;疏浚支流河道并部分疏浚开挖河道。从2011年开始,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为骨干的省内多支考古队伍,对工程沿线文物点进行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一年多的泰东河工程考古工作,有以下特色: 一、当地百姓有很强的文物保护意识 泰东河工程的考古工作源于当地一位中学老师的发现。由于这位老师热爱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经常在河边拣到一些形状奇特的陶片、石器等,并向当地镇、县政府呼吁对河两岸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他的呼吁下,兴化文物部门向江苏省文物局致函《关于对蒋家舍遗址进行保护的请示》。省局接函立即与省水利厅就泰东河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沟通,双方签订了泰东河工程文物保护协议。省局委托南京博物院对泰东河工程沿线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了10处新石器时代到唐宋时期的文物点。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一直得到当地热心群众的大力支持。蒋庄?五星遗址发掘过程中,当地一家采砂厂承担了部分考古发掘安全保卫的责任(因为养着藏獒)。为避免发掘现场出土的墓葬遗址遭风吹日晒雨淋,采砂厂老板免费承担起为考古现场搭建考古大棚的任务,将发掘现场出土的200多座良渚文化墓葬罩在考古大棚之下。发掘结束后,这家采砂厂还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承担起整体套取良渚文化墓葬予以保护的任务,为考古发掘单位提供了许多无私的帮助。 二、省级文物、水利部门之间,省市县文物部门之间密切合作 此次考古工作涉及泰州、盐城二市,姜堰、兴化、东台三县,十处文物点中,东台有8处,姜堰1处,兴化和东台共享1处(即蒋庄五星遗址)。省文物局在兴化召开了考古启动部署会议,在东台召开了检查验收会议,在东台时堰镇召开了协调会议,在南京召开了泰东河工程文物保护总结表彰会议。考古工作在南京博物院的牵头下,汇集了无锡、镇江、徐州、泰州、盐城、淮安、姜堰、兴化、东台等市、县博物馆考古业务骨干组成的十支考古队伍,历经一年的时间。考古过程中,文物部门与水利部门一起,在动员、中期检查、慰问、工作验收、后期文物保护和总结表彰中,联合行动,协同作战,多次就经费、考古工作时间、用地和后期文物保护等问题协商,并达成一致。在总结表彰工作中,对文物、水利部门和当地镇政府的一线工作人员均进行了表彰。两个部门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目标一致,责任明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三、推动了当地地域文明的发掘与保护 泰州和盐城是江苏省苏中里下河地区文化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泰州是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兴化是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遗址所处的姜堰、东台、兴化三县有许多乡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姜堰溱潼镇是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兴化沙沟镇是第五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东台安丰镇是我国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1年公布,共1个)。泰东河工程所处的东台时堰镇、兴化张郭镇是也是历史文化发达的名镇。考古工作对当地地域文明进行了深入发掘与保护,推动了当地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 发掘促进了当地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当地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泰州博物馆和东台博物馆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泰东河工程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对两馆的文物藏品的丰富,展览展示的提升、文博人才的培养等都有帮助。泰州是江苏省少数几个没有建新博物馆的省辖市,东台博物馆新馆建设是我省实施“县县有博物馆”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泰东河工程考古工作大大丰富了东台的历史,也丰富了博物馆的馆藏,东台博物馆拟专门辟出一个展厅,展示泰东河工程出土的文物资料。 促进了江苏省大遗址保护工作。提升了兴化蒋庄镇在大遗址保护中地位和作用。蒋庄五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北上提供了新的证据。高等级的贵族墓葬,葬式多样,出土的玉琮、玉璧及大规模的良渚文化墓葬对研究当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发现丰富了兴化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对蒋庄五星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会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考古工作对泰东河的开凿、功能、兴衰变迁等有了较多的发现。经考古发掘证明,泰东河历史上开凿于唐代,一直以来都是盐业运输的大动脉,北通盐城的串场河、通榆运河,南面通往扬州段的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商贾都会在这条河往返。此次泰河村遗址出土的盐田(疑似)、辞郎村、晏溪河等很多遗址中出土的唐宋时期全国各地各窑口的古陶瓷片,均证明泰东河的运输十分繁忙,与全国各地的商业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 四、发掘后的保护工作引人瞩目 水利部门将遗址发掘剖面作为护堤的一部分,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掘显示,辞郎村遗址堆积深厚,遗迹现象丰富,在河两岸都有遗址出现,出土器物数量众多,相当多瓷器非常精美,东西岸遗址考古发现瓷器标本小件共有600多件,有些器物有题有款,有纪年意义,还发现了唐代的水井,遗址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文化内涵。鉴于此,在与省水利厅多次协商后,确定了在水利工程修筑堤防的过程中,将发现的水井和遗址剖面整体抬高,做在防波堤上,并树立碑亭以说明该遗址,文化遗产成为水利建设重要的文化景观,文化遗产巧妙地融入水利建设,使河堤成为一道文化景观。 两镇争遗产,定名有争议。在蒋庄?五星遗址发掘结束后,由于遗址分属兴化张郭镇和东台时堰镇两个乡镇,遗址的定名引起了诸多争议。两个乡镇在当地均是经济发达,实力雄厚。时堰镇位于里下河腹地,素有“苏中江南”、“商贾金三角”之称。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8元。张郭是苏中地区快速崛起的水乡名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镇。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镇,经济发达后,当地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愿十分迫切。对于蒋庄五星这样的重要遗址,张郭镇蒋庄村和时堰镇五星村争相冠名,面临着取舍。最后,经协商,称为“蒋庄?五星遗址”,将两个乡村同时冠名,此事才得以平息。 蒋庄?五星遗址的保护利用问题刻不容缓。200多座良渚文化墓葬,目前已被整体套取出一部分。如何保护利用该遗址,是当地政府目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2013年,兴化文物部门将该遗址申报第二批“江苏大遗址”,专家实地考察遗址并提出保护利用建议,踏出了遗址保护利用的第一步。目前,张郭镇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高涨,民营企业家拟自发筹资进行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大遗址保护。 一次水利工程,就是一次文物保护工程。工程惠及民生,遗产流传后世。在建设中保护文物,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文物,考古工作已越来越多地融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单位:江苏省文物局) (《中国文物报》2014年1月17日7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