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精粹#流动的展览,精彩永远,我们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展览的精华。首先介绍的是“华夏瑰宝展”,于2012年11月20日在土耳其展览,展览选择了来自中国故宫、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11家文博机构的文物精品101(组)。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文明诞生、天下一统、丝路繁盛和王朝盛世。瞅瞅吧2013.2.14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玉琮。玉琮的曝光率是不是很高? 看看这个展览上的玉琮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高21.6、宽7.3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玉琮属祭地礼器。玉琮的功能与意义一方面是统治者祭祀苍茫大地的礼器,另一方面也象征着权力和财富。2013.2.15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玉璧。它在新石器时代几乎和玉琮形影不离。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直径22.2厘米。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上海博物馆藏。祭天礼器。玉璧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延续数千年,除作为礼器外,后期还出现装饰作用的佩玉。2013.2.16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玉钺。这种器物相信大家也很熟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长15.8、宽10厘米。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上海博物馆藏。象征权力的礼器。这类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已大量出现,是文明时代军事权力的象征物。2013.2.17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细刻纹阔把陶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高15.2、足径7.7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出现黑陶,尤以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为最著名,当然此器也不差,它为泥质黑衣灰陶,制作精细。是良渚文化黑陶的精品。 2013.2.18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网格纹陶壶,大家知道马家窑文化吗?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高29.8、口径7.5、底径10.5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器身用黑色弦纹作为间隔描绘出两层网格带,网格中均匀地分布谷粒状线圈,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2013.2.19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彩绘四圈连续纹陶壶,黄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彩陶独树一帜。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050年)高40、口径13.6、底径13.7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器身上部用红黑两色描绘以波状线条蜿蜒连接的四个圆圈,圈内填画米字纹。整器浑厚端庄,花纹绚丽细腻。2013.2.20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云纹铜鼎,夏晚期(约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高18.5、口径16.1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祭祀或宴飨礼器。鼎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商周时期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2013.2.21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兽面纹铜壶,商中期(约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高25.3、口径15.3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盛酒礼器。小口,长颈,腹部饰兽面纹,圈足内部铸有一字铭文。上博是不是收了很多宝贝? 2013.2.22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父乙”铜鼎,商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高28.7、宽24厘米。征集品,故宫博物院藏。祭祀礼器。腹部有兽面纹,足饰蕉叶纹,器内腹铸有铭文两行五字。 2013.2.23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家”铜爵,商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高21、长16.9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 饮酒礼器。此爵腹一侧设兽首鋬。鋬内铸铭文一字。2013.2.24 ![]() #展览精粹#华夏瑰宝展--铜觚,商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高31.3、口径17.5厘米。征集品,上海博物馆藏。铜觚为饮酒礼器。此觚圈足内侧铸铭文一字。青铜觚常与青铜爵相伴而出,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它器形修长而不失庄重,纹饰繁复而不失优美,它的线条,它的雕琢。。。看不够 2013.2.28 ![]() 更多中国考古网精彩微博请关注http://e.weibo.com/kaoguwang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