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浙大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浙江新闻 newdu 参加讨论

    最新科技能为考古带来什么?前天,第十一届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浙大举行,会议持续3天,全国近百位与考古有关的专家,聚在一起交流经验,介绍如何将科学技术应用到考古中去。
    不少专家们讨论的题目有当地特色,如“从信阳出土的商代独木舟看豫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浙江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人工施釉的核分析研究”;“龙阳龙山文化居民的健康状况”等。
    浙大也有多位专家在会上介绍各自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已经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成功,我们选取了一些作简介。
     给地球做CT
    田钢是浙大地球科学系教授,主要研究地球物理考古。他参加了秦皇陵、宋皇陵等多个考古项目。
    田教授说,地球物理考古研究,浙大处国内领先水平。在地底,古人遗迹的土层,与普通泥土层在电阻、电磁性能上有不同,用设备探索某块区域的电阻、电磁性能等,可以知道这块地下有没有古人遗迹。这就像给地球做CT,能发现内部的异常,这些探测在考古前后都能帮助考古人员更好地工作。浙大的设备和技术这几年在良渚遗址、西安部分汉唐陵、新疆部分古城等地都有应用。
    在国外,类似的研究应用已非常成熟。
    糯米灰浆组合很坚强
    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张秉坚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介绍的主题是,“从古代遗址和墓葬的灰泥中快速检测有机质的化学研究技术”。
    张教授讲话很慢,条理非常清楚。他的团队在对南京古城墙研究取样中发现,城墙建造使用的是糯米灰浆做黏合剂。他们研究出了糯米灰浆的配方,100公斤的水,放3公斤糯米,煮成米浆和石灰混合而成。石砖用糯米灰浆黏合后会发生复杂变化,城墙变得非常坚固。
    张教授说,研究古建筑物灰泥,可以为文物修缮提供技术支持,糯米灰浆已在杭州寿昌桥、香积寺塔、梵天寺石塔等建筑修缮上有很好表现。
      浙大将完整复制一个敦煌洞窟
    浙大正与敦煌合作,共同完成60个石窟里面所有壁画的数字化工作。通俗讲,就是把壁画都拍照保存下来。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刁常宁博士是这个项目技术骨干之一。他说,他们的研究团队用高像素的壁画拍摄设备拍摄照片,整理形成完整的壁画数字图片。用几百亿像素的图片把敦煌壁画记录下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