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科技考古漫谈之十:薪火相传 精益求精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信息网 袁 靖 参加讨论

    近年来,以动物考古为主题的会议已经举办过多次。如2007年7月14日至16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动物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6月3日,在第四届东亚考古学会召开期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袁靖研究员和美国哈佛大学的Richard Meadow博士、Ajita Patel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持召开了“东亚动物考古的方法和问题”会议。2009年12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第一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2010年2月1日至5日,袁靖研究员、英国阿伯丁大学的Keith Dobney博士和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的Jean-DenisVigne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中欧生物考古学合作研究第一次学术研讨会”。2010年8月23日,国际动物考古协会第11届世界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期间,袁靖研究员和Richard Meadow博士等共同主持了“动物考古学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古代社会研究中的作用学术研讨会”。2011年9月10日至14日,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湖南长沙联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
    自2007年以来每年一次或二次召开以动物考古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极大地推动了我们国家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发展。通过这些会议,我们制定了《考古遗址出土动物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操作规范》,探讨了如何全面把握一些动物的骨骼形态特征,交流了对多个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围绕一个个专题开展了深入讨论,尝试着用古DNA分析、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新的方法开展研究。另外,还认识了国外学者在其他国家开展研究所取得的不少成果。在这样的学习、探讨和交流过程中,我们逐步构建起一个稳定的、全国性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2011年9月我到法国国家历史自然博物馆访问,国际著名的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居维叶曾经为这个博物馆的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我在观察这个博物馆的现生动物标本时,发现仅仅是鸟类标本,其数量就有上千种之多,不少标本收集于18和19世纪。数百年的历史使他们拥有悠久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资料,而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的地位,也使他们始终集中了一批优秀的研究人员。从18世纪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多代人。从研究传统的不断完善、研究资料的不断丰富、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研究人员的承前启后,这些都保证了他们数百年来一直走在世界范围内研究的前列。相比之下,我们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从杨钟健先生当年在殷墟开始,到现在的70后这年轻一代,毕竟只有四代人,除去年轻一代以外,前面三代每代人的人数都极为有限,到现在为止,相比国际上的前沿研究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为越来越多的考古人员所认识,在考古发掘中认真采集动物遗存已经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共识。考古发掘的遗址越多,面积越大,我们鉴定和整理动物遗存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们要时刻牢记,做好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鉴定工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也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所在。没有对新的动物遗存进行科学采集,没有对新的动物遗存进行科学鉴定,没有对新的动物遗存进行科学分析,我们的动物考古学学科将失去自己的生命力。
    在任务越来越重的前提下,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动物遗存的鉴定和整理是一件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从事的工作,容不得浮躁的心态,轻率的判断,粗制滥造的操作。需要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吃苦耐劳、慎之又慎。这是我们每位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人员都要不断自勉、自戒、自省和自励的。
    我们还要时刻牢记的是,年轻人是学科发展的希望。现在全国从事动物考古学研究的70后的研究人员人数已经接近15位,他们在各自的研究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内学习动物考古学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加在一起也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他们在推动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也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希望我们的年轻学者和研究生在今后的研究和学习中,继续认真学习动物考古学,努力做好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鉴定和研究工作,进一步拓宽视野,更加完善知识结构,一步一步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术之路。(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文物报》2011年11月25日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