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北省赤城县委书记赵占华主编,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作序的《中国赤城历代碑匾刻辑录》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分碑碣类石刻、摩崖类石刻、墓碑幢志类石刻、牌匾楹联类石刻、现代题刻和佚碑存拓辑录六个部分,共收录赤城县辖区内金代至当代各类纪录史事的刻石作品227件,此外,还包含了一些清至当代文化名人题刻的重要牌匾,集中反映了赤城县历史上人类纪史、纪事、文字、文学、绘画、装饰、书法、摹勒、镌刻、雕凿等诸多文化门类的发展和变化,其中,不乏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刻石作品,如由元代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李谦撰文、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平章军国事行御史中丞领侍仪司事不忽木书丹、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御史中丞领侍仪司崔彧篆额的《玄门掌教大宗师洞明真人道行之碑》,明代兵部尚书于谦书丹、太子太师石亨篆额的《颖国公武襄楊神道碑》等。同时,编者还把与石刻有着同样精神的木制牌匾一并收集起来,使得坚硬的石刻中融入松柏的芳香。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处于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错地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文化现象也呈多元性,尤其军事与宗教文化,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两大特点,并直接反应在历代碑碣及摩崖石刻中。由于岁久世湮,现存的各类碑碣石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自然或人为损坏,亟需抢救保护,结集出版。为此,赤城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赤城县历代碑匾刻辑录出版工作实施方案》,并组建了编纂委员会,专门从事碑刻资料的收集、整理、统筹和校验工作。兼顾资料性、知识性、科学性、使用性,最大限度地收录了赤城县现存的历代碑碣、造像碑、摩崖题刻、名人题记、幢柱、墓志铭、画像石、石刻牌匾等基本资料,历时三年,遍访赤城县18个乡镇,440个行政村,并邀请有关专家对碑刻的形制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字内容进行校验把关。 该书凝结了全体编撰人员的心血,体现了编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重视。在后记中,编者表达了“我有责任在和谐盛世的今天,将它们悉心整理收藏起来,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对赤城文化的一种敬仰之情,更是为了我们的后人,能够在遥远的将来,感知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曾经弥散着的文化灵光,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传承文明,创造美好”的心愿。 周和平在序中赞誉该书“堪称赤城记忆的代表、历史文化的结晶”,并感慨:“近年来,赤城县委、政府加快建设,一座‘突出山水、彰显特色’的新型城市已在京北地区崛起。在经济建设中,赤城的领导者们没有忘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他们编辑出版的这本《中国赤城县历代碑匾刻辑录》,不但使我们感受到了当代赤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高亢优美的文化韵律,更感受了古代赤城的神秘浪漫与燎烈烟火。” (赵占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定价:280元)(《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19日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