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本次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将于2011年12月结束。全国各地在普查中新发现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本报将从本期开始分类展示部分重要发现,以飨读者。 ![]() 京西古道 分布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京西山区通往京师的重要交通干线。古道历经800多年,成为联系山西、内蒙古的主要道路。同时,由于商贸、宗教、军事等各方面的需要,门头沟地区也逐渐发展形成了多条重要的交通干线和枢纽。此外,古道上还有众多文物古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京西古道按功用可分为:商旅通行道路,即以经济交通运输和人们出行为主要用途,如玉河古道;军用道,即历史上曾以军事用途为主的道路,如西奚古道;进香道,即以求神拜佛的信徒们奔向寺庙的进香活动为主的通行道路,如芦潭古道、庞潭古道。 京西古道按地理又可分为北中南三路。其中中道又称玉河古道,东起麻峪,辗转至大寒岭关城,全长约20余公里。玉河古道是门头沟区运煤业的重要道路,蕴涵有丰富的煤炭文化资源,极具研究价值,其中在峰口庵关城往西南行百余米,就可看到令人震撼的蹄窝奇观。在只有13米长,1.5米宽的岩石上,有大小、深浅不等的蹄窝达百余个。除此,玉河古道上还有圈门戏楼、过街楼、窑神庙、天桥浮碉堡群、大寒岭关城等文物古迹。 ![]() 镇坪古盐道 分布于陕西省镇坪县境内,最早开通于商周时期,至20世纪70年代废弃。镇坪古盐道遗址是古代四川巫溪宁昌井盐运销陕南、鄂西北等地的重要通道。 盐道起于重庆巫溪县大宁厂,翻越陕渝交界鸡心岭后,在镇坪县境内沿南江河及其主要支流两侧分布,属秦巴古盐道起点,沿途有数处店铺、寺庙遗迹。后来平镇公路及207省道镇坪段基本沿古盐道走向延伸,盐道大部分被毁坏,断续遗存有鸡心岭、车湾、晒米溪、险子城、叮当沟、崖砭子、代安河等200多处遗址,总计长度153千米。除鸡心岭段沿山坡修筑外,其余依南江河东西两岸分布,主要道路类型有在山岩上凿出的石镫道、石砭道,块石垒砌衬补的碥道,栈道等多种形式。除代安河450米栈道至今仍在使用外,其余20余处栈道仅存栈孔。 镇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界处,镇坪古盐道是重庆巫溪大宁河泉盐运往陕南和鄂西北的唯一通道,它的发现不仅说明了这一地区盐业开发和利用的悠久历史,为陕南、鄂西北地区食盐运销及其沿革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研究三省市交界地区经济文化交往,民俗风情及地域文化形成等多方面都有一定学术价值。(《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19日3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