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科技考古的发展要突出“四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1-04 中国文物信息网 袁靖 参加讨论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科技部、文物局的大力扶植下,科技考古的发展可以用“迅猛”两字来概括。在研究人员、研究条件、研究经费、研究方向、研究材料、研究成果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认为中国的科技考古要继续向前推进,要走到世界的前列,要在一些前沿研究中有所作为。就要在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四化”,即强调规范化,建立制度化,推行规模化,实现国际化。
    所谓强调规范化,就是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中,要在严格按照传统的考古学方法开展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各个遗址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关的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研究、人骨研究、动植物考古研究、各种人工和自然遗物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等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野外调查和采集样品的工作,要把涉及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工作和传统的考古学调查和发掘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获取资料后在室内开展科技考古的各项后续研究,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一系列新的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操作规范。
    所谓建立制度化,就是由国家文物局把关。在审批考古发掘执照时,逐步建立一些相关的制度。比如对于没有考虑如何做到多学科结合、开展工作的项目,要建议增加相关的科技考古方面的内容。尤其对于浮选等最基本的采样方法,必须写入发掘计划。首先从制度上保障我们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跟上世界考古学发展的步伐,逐步形成有科技考古全面参与的、同时还要符合中国国情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模式。最终形成没有考虑多学科结合开展工作的考古发掘项目,不能得到批准的制度。
    所谓推行规模化,就是考虑到尽管当前我们的科技考古队伍整体上还相当薄弱,但是已经有一些部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可以在已经有意识地扶植了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从事科技考古的研究机构,如冶金考古、陶器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涉及考古勘探、年代学研究、环境考古、人骨研究、动植物考古、玉石器研究、土壤研究等专门研究的基地。这些基地除了本身要加强与田野考古的紧密结合,做好研究工作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做好开办培训班的工作,帮助地方上的考古研究机构培养科技考古各方面的人才。用多出人才来保证科技考古做大做强,形成规模。
    所谓实现国际化,就是要在做好中国的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进一步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强与国际上一流的考古学及科技考古的研究机构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国外从事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研究的一流学者到国内来进行学术访问,主动参加国际上科技考古各个领域的学术会议,取长补短。要在国际一流的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优秀科研成果,以文会友,扩大影响。要逐步参与到国际上的科技考古研究中去。在国际学术大舞台上展示中国学者的形象。
    以上这“四化”需要抓紧落实到考古实践中去,不但要在主动开展的学术发掘中做到,更重要的是要在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等跟基本建设相关的发掘中大力提倡。因为与基本建设相关的发掘工作已经成为我们每年发掘的主要任务。我们的祖先虽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地下的遗址总是有限的,挖一个就会少一个。当我们认识到科技考古的价值和作用,而不去充分地利用她、发展她、完善她,提高她,在发掘古代遗址中运用科技考古的各种方法获取更多的信息,那就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失职,甚至会影响到中国考古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形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工作做好科技考古工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发表在《中国文物报》2010年6月25第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