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功 始 于 勤 奋(一) ———我的学术自述 李治亭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作者简介:李治亭 ( 1942 - ),男,山东莒南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传记组副组长,长期致力于清史 、明史与东北地方史研究。 1965年盛夏,我从辽宁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被选入原东北文史研究所,从此开始了清史研究的漫长历程,迄于今,已走过了40余个春秋。如果能用最简单的话总结以往人生与事业的感悟,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说:成功始于勤奋。 一 、人生的三次选择 选择专业,确定未来从事的事业,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是人生的关键性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实则就是对命运的选择。我选择了历史———清史,也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注定要与辛苦、寂寞、冷清为伴,在无止境的治学路上,默默地耕耘。选中清史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我个人的自愿选择,是发自内心的一个真诚的愿望! 我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父亲没念过书,但他善 “讲古”,讲得就像他亲身经历的真事一般。每到周末,特别是逢年过节,他就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给我 “讲古”的,并非父亲一人,还有从山东老家来的本家人及老乡等。就是这一串串的历史故事,让我不知不觉地进到一个亦梦亦幻的“历史世界”。 我渐渐长大,父亲照旧“讲古”,他的故事太多了,总也讲不完!这时,他又从工厂车间借来一些小人书给我看。从古代到现代,内容丰富多彩!看完,再换回一批小人书。小人书也成了我的历史启蒙老师。 我上四年级时,学校开了历史课,我学得津津有味,开始自己找书读。到了书摊,用买笔记本的钱租了一本 《西游记 》。这是我第一次读章回体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 初中阶段,我的学习兴趣已经明显地向历史倾斜,对数理化已失学习的热情。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读了 《沫若文集 》13册。他的传奇般经历他的史学 、文学 、戏剧 、诗歌,都在文集中闪现出耀眼的光华 。让我激动、兴奋,更让我向往!在这时,我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将来要当一个历史学家!我独自订阅了一份 《考古 》杂志,这在全校恐怕也是唯一的一份。当时,心向往的是“考古”,每次细阅 《考古 》,都增加一份渴望! 读完二年高中,即将毕业,报考什么专业呢? 我毫不犹豫,不假思索,就填报了考古专业,其次才是历史专业。这是我的第一次人生选择。尽管考古专业未予录取,历史专业却是录取了,虽然学校不是名牌,总算是历史专业,夙愿得偿 。 第二次选择,就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选取哪一段或哪一个门类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刚上大学时,还不懂专业的选项。已学了两年半,还没有找到“喜欢”的感觉。关键是分授各段王朝史的老师所讲,并未引起我的兴趣,对我尚未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到三年级时,来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孙文良先生,他给我们班讲授明清史。那时,他才31岁,后来才知道,他是毕业于北师大的研究生,为享誉海内外的史学大师白寿彝教授的高足。他上的第一节课,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几节课之后,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讲授中。他的口才无人可比;他讲述时史论结合,可以背诵马克思的名言名句,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古文史料,不断地引用古诗,以诗证史,形象、生动,有故事情节,让人爱听。孙先生的板书与众不同,如同他写钢笔字,喜欢竖写,行草书间有,字写得圆润、洒脱 、浪漫 。他完全吸引了我,我情不自禁地在笔记本上模仿他的笔体。我完全被“征服”了!羡慕、崇拜 、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决心找上门去。在一个周六的傍晚,吃过晚饭,东打听,西打听,终于找到他的家 。他那么热情,真诚,很喜欢我来求学。孙老师的态度,让我把原来的顾虑和担心都丢得一干二净了!当晚谈到快10点了,我才告辞,临走,他借我读几本书,当然,都是明清史专业的。其中,就有一本 《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 》。 长话短说 。在大学毕业前的两年多,我跟踪孙老师的学术,亦步亦趋。他是我的授业之师,是我学术的引路人,又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我常说:生我者父母,育我学术者,文良也!直到他不幸去世,我与他已保持了30多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 文良老师帮助我实现了第二次人生选择,这就是清史专业。1965年,我毕业即被选入原东北文史研究所工作 ,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清史专业。所领导尊重个人的选择,我又如愿以偿,以此为开端,踏上了清史研究之路 。 刚从事清史研究还不到一年,即 1966年6月,全国“文革 ”爆发东北局及各大区的局统统撤销了。东北文史所也失去了依存条件,遂于1968年撤销了。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大学的学子们也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除了小部分留在长春市搞运动,我与大部分同志都上了“五七干校”。到干校个多月,幸运又一次降临:我作为首批“毕业”的10 人之一,被分配到“吉林省革委会”组织组 (部 )工作。这既非凭关系,也非靠侥幸,还是凭个人的条件:我是一个连队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又是校革委会委员。挑选我出校工作,也算是顺理成章吧 。 1969年9月18日,我与其他9位同志披戴红花,被送出了干校,独自进了省委组织部大门。我身在组织部,心系清史。我看到部里人调出调进,这正应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句话,感到在这里工作并不安定,充满了变数。工作也单调,无非是“跑腿学舌,勒表划格”。组织纪律约束,不能随意表达意见,也让人窒息。我深知自己不属于“政治”,应回归到已选定的事业中去。遂暗下决心,只要有机会,必须离开! 机会终于来了, 1972年6月,省委决定创办“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由原东北文史所所长佟冬同志主持工作。我真是兴高采烈,迅即去看望他,借此探询他可否容纳我。正如我期望的,他极力鼓励我回所工作,他表示,马上给组织部写信,点名要我 。可是,谈何容易!组 (部 )长谢家佑亲自找我谈话,要我留下来。还有我的爱人也不同意我重返这个“小庙”。阻力之大,超出了我的预想。我必须在学术与仕途之间做出最后的选择! 不知谈过多少次,佟所长电话、信一催再催。谢组长见我去意已决,无可挽留,遂于1973年4月3日批准我调离组织部 。 转自《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