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目前关于清代汉学的研究偏重于“乾嘉学派”,对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学术分派及代表人物的讨论较多,但涉及嘉庆以后汉学的论著则很少,虽有一些论文,而专门著作一直阙如。罗检秋的《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一书以下简称《汉学》,,着重对嘉庆以来的汉学传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弥补了这一领域的薄弱环节。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有创新和发展,而其表现形式不一。就其主要而言,一方面,一门学科的建设离不开长期的知识积累,需要研究者不断地发掘被人忽略或涉及较少的研究论题,增添新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研究视角的转换也往往可以产生一些独到的发现,从而深化、推动原有的研究。《汉学》一书偏重于后者,其研究视角和思路较有特色。该书没有局限于评述主要汉学家的经历及其学术成就,而是在阐释汉学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众多汉学人物和著作的研究,系统地梳理汉学衍变的脉络。全书从对“汉学” 一词源流的考察,从对“汉学传统”的剖析和总结人于,从而建立其具有特色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例如,人们一般都认识到,学术的变化、发展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部机缘,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是有意义的,正因此,近年来一些学者常常提到将学术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但抓何结合,仍然是有待探索的课题。目前一些论著注意的“社会史”背景多集中于政治背景和经济基础,或者是宗族环境,而对直接影响传统士人的文化环境研究不多。《汉学》一书注重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第一章从学术理路分析乾嘉之际汉、宋之学由对峙转向调和、融会的过程,也考察了清末古文经学的义理化趋向,从而较深入地揭示和诠释了汉学蕴涵的调适传统。而该书第二章、第三章则主要考察汉学衍变的外部机缘,通过考察嘉庆以来趋于活跃的士人交游、不同学术流派汉学与宋学的互相影响,展示了经世学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同时作者又从汉学群体的观念、知识系统、研究方法等方面,研究汉学面对西学东渐的种种变化,综论汉学与西学的调和、融会趋势。这样,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较全面地揭示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既有分析学术逻辑的实例,又研究了学术转变的文化环境。 学术研究贵有创见,该书对一些存在分歧或已有定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关于嘉道年间今文经学兴起的原因,学术界认识不一,近年的讨论尤其突出了分歧的存在。该书主要不是从政治因素或个人经历而论今文经学的兴起,而是基于学术自身的发展逻辑,从汉学的义理需要中考察今文经学的兴起和发展,见解富有新意。 关于清末学术格局,学术界的看法也不一样。经学是相对衰落了,但仍具有一定意义,对于非经学领域的认识和研究则不无分歧。大致说来,人们往往过于强调“新史学”的重要性,在当时的中西对比中,中学或者说传统学术仍占主流地位。无论是较于传统的史学考据,还是融合中西的“新史学”,都没有成为清末学术的惟一中心。而且,在这些原有的学术领域之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术思潮,如国学、国粹等等。《汉学》一书考察了清未经学与史学、诸子学等领域此消彼长的局面,深化了对清末传统学术多元格局的认识。又如,书中通过对国粹派与官方“国学”、清末民初“国学”与“国故学”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其中的思想差异和共同的学术基础,有益于进一步认识清末汉学的传承和影响。同时,该书也没有局限于研究清代汉学传统本身,而以今、古文经学为中心勾勒了汉学与现代学术的密切联系。从而凸显了清代汉学传统的影响和现代意义。书中这类见解颇多,能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清代汉学流派众多,头绪纷繁,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分析颇为不易。《汉学》涉及的人物甚多,而重点探讨了常州学派、维新派今文家、国粹派古文家、清末正统汉学家等多个学术群体,不仅涉及以往颇受注意的刘逢禄、龚自珍、魏源、章太炎、刘师培等人,而且考察了许多目前研究不够的汉学家如陈寿棋、刘宝楠、陈澧、邹伯奇、孙诒让、王闿运、王先谦、俞樾、叶德辉、苏舆等人的汉学特色及成就,涉及京师、苏、皖、湘、浙、闽、粤等地区,全书有宏观的综合,也有微观的剖析。这些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对于拓展、丰富清代汉学研究不无裨益。当然,《汉学》一书所论未必都妥帖,有的地方也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龚书铎2005年12月 (资料来源:《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