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发展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中国文化报2016年6月25日第 记者 杨小兰 参加讨论

    全域旅游是把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景区景点内部一体化,实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也就是说,把大的区域范围,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当作一个景区景点来建设。
    全域旅游强调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域旅游的视角告诉我们,不仅要兼顾居民,也要兼顾外来游客,做到居游共享。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已经是全域旅游非常重要的载体,同时乡村也是最易实现全域旅游的空间。
    乡村跟全域旅游之间的契合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该放开视野重新看待资源。全域旅游强调全新的资源观。乡村中田园、村落就是风景,山水就是景观,社区也可以打造成景区,生产生活就是文化体验,农产品可以变成一种旅游产品。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最开始平淡无奇的乡村,经过创意策划和优秀设计,就能够成为有吸引力的乡村。
    怎么发展美丽乡村经济呢?以前我们未发展旅游的时候,乡村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地理和社会空间,也不需要搞其他的产业,如交通、住宿、接待这些产业在乡村都发展不起来。现在有了以旅游产业带动整个乡村经济发展的理念,很多的产业经济都能够在乡村加以实现了。让来到这里的游客可以找到呼吸的空间、有机的食品,还能释放一种自然的灵魂。而且通过乡村旅游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让乡村的人也能过上体面的、富裕的、当代的生活。这里就特别强调的是社区参与,让农民参与到整个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去,同时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度假空间。
    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乡村经济怎么发展?乡村首先要有发展模式,要了解乡村有什么样的特色资源,属于什么样的区位环境,有什么样的交通条件,要把家底摸清楚了,再来了解用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来进行乡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共存在7种类型模式的乡村旅游探索,包括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历史文化依托型、民俗依托型、创意主导型和科技依托型。
    在大城市的周边经常会形成一圈区域,供城市居民休闲、放松,这个环城市发展的区域聚集了如城郊的综合体、民俗村、庄园、精品民宿、采摘园等项目,尤其城郊的综合体、度假区,因为体量、投资较大,拥有巨大市场的腹地支撑,才能使它有非常好的经济运转空间。
    在景区周边发展乡村经济的模式,一般在深度契合依托景区品牌理念的基础上,依据客源市场及本身特点开发深度乡村体验产品,充分阐释乡村风俗风情,让开放式的乡村体验与封闭的景区观光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在河南焦作云台山脚下七贤民俗村,就把整个村子当作民俗村的方式来打造。
    规模化的种植经济一般被划为产业依托型的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比如葡萄产业园。这一模式适用于农业产业规模效益显著的地区,以特色农业的大地景观、加工工艺和产品体验作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产生强大的经济协同效应。
    以古村镇旅游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依托型模式,是目前资本比较青睐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古村落开发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保护先行,以游促保。而在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地区,大多以民俗依托型的模式发展乡村经济,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通过人文环境氛围的营造、演艺产品的打造,民俗节庆活动、特色工艺品、风情客栈、美食商业街,形成活态的民俗博物馆,实现乡村文化活化和社区发展。这其中,民俗风情演艺和手工艺品板块,都是可以产业化的。
    对于很多资源并不具特色的村镇,创意主导型模式更适合其利用民间艺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例如,山西许村在一位当代艺术家的倡导下成立国际艺术公社,并连续举办乡村国际艺术节,这个古村落被艺术所激活。通过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创新,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艺术成为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重要源泉,促进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塑造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