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徐赣丽 郭悦]认同与区分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民族学刊》编辑部 徐赣丽 郭悦 参加讨论

    摘要:民族服饰通常被视作一个民族十分重要的外在标识,体现并强化着族群内部的认同及与他族的区分。然而,在一些多族杂居或不同民族相邻而居的地区,族属的不同很难通过服饰的形质来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失去了认同的依据。一方面,想象中的差异帮助他们确认彼此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事实上的共通之处又使他们保持友好和谐的关系。于是,在族际交流的情形下,服饰的“大同小异”更多地成为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一种生存策略。
    关键词:民族服饰;族群认同;适应性变迁;苗瑶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2-0023-09
    

    在认同过程中呈现的“民族服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范畴,它不仅指具有族群文化代表意义的传统服饰,也不排除具体语境中的服饰变迁,比如当代少数民族普遍认同的用现代工艺、迎合大众审美而制作的现代民族服饰。本文即在此范畴下讨论在不同场景中,人们如何通过强化或淡化服饰的认同功能来适应当代生活,获得各方面的平衡。
    穿什么样的衣服表面看来只是个人的随意选择,其实背后常常有着目的性以及社会根源。由古至今,以服为制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在提倡自由开放的现代社会,衣着所反映的个人时尚品味也依然对应着消费层次与社会地位。而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是否穿着民族服饰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往往暗含着多种力量的抗衡与妥协。一方面,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最显著的外在标识,常常被各个族群所固守,并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运用神话、传说、故事来强化记忆或增加其文化内涵,以此代代相传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民族服饰也并非一味地强化认同,在某些情境下,民族服饰的认同功能也在适时地、有目的地被淡化。“认同”有多种:包括心理上的认同,即在强烈的族群意识作用下自然产生的认同;还有形式上的认同,即那些纯粹作为策略的认同,而这样的认同会造成“重新认同”或认同意识的逐渐淡化。那么在族际交往过程中,民族服饰的认同究竟何时强化,何时淡化,其目的何在?在此,试将影响服饰认同强化与淡化的因素归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与族群意识的强弱相关
    通常,族群意识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自己族属的认同,其次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最后是在行为上对民族传统的遵从。一般而言,族群意识越强的民族,会越强化服饰的认同功能,强调“我族”与“他族”的区分,于是其服饰通常具有独特性,并且不轻易更改。反之亦然。
    对广西壮瑶民族有较深研究的日本学者塚田诚之曾说,瑶族是中国南方各少数民族中族性意识较强的。在我们的调查中,事实也是如此,表现之一就是瑶族对于自己的民族服饰特别固守。广西龙脊地区的黄洛红瑶村是龙脊十三寨中唯一的瑶族寨,他们以自己特别的服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红瑶人对自己的传统装束不仅仅是“喜爱”而已,族群内部还有规则规范着人们的着装行为。如在婚宴上传唱的教谕歌谣《小兰梅》里就有:“妹仔去了七句,逢着八句上头。有的包头裤带,头裙衣袋,上身要装满,下身要装澄。上身没装满,下身没装澄,有妻等于无妻样,有天等于无日头。”黄洛寨的老人解释为:“女人家就装女人家,穿裙子呢要套好,又要把围裙绑好,不搞那个样子不好看,要是不男不女的,鬼(家仙)都不在屋。你没得衣服穿,人家看着会说,这一家人穷得很啊,都不便(像)个人,你再漂亮的姑娘家没得衣服,好像很卑鄙啊!”这里,卑鄙与漂亮相对,可见不穿本民族服装,或者穿戴不配套不统一就是违反了族群内部的规矩,将会遭受巨大的舆论压力。红瑶花衣的衣背下方挑绣有一对老虎爪,像方形的官印。当地的传说这样解释:很久以前,一皇帝与随从上山打猎,身骑骏马,奔腾如飞,行不多久,即将其随从甩得老远,独自跑入深山密林里。突然骏马不走了,跪在地上,这时一只老虎向皇帝扑来,皇帝搭箭射虎不中,生死关头,一位瑶族姑娘一箭射虎倒地,皇帝得以脱险。为了感谢瑶姑救命之恩,皇帝随手砍下老虎爪,沾上虎血盖在瑶姑上衣的背面做印鉴,说就以虎爪做玉玺,今后凡持有老虎爪玉玺的人,见皇帝不须下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红瑶妇女的花衣背部都绣有一对老虎爪花,世代流传。红瑶的妇女们说,花衣上其他花纹可多可少,唯有老虎爪花不能缺,这已经成为其认同的标志之一,也是其族群意识强之表现。
    民国元年至民国廿二年,龙胜县长之职虽几度更迭,但无一例外都曾下令强迫少数民族人民改装,只有红瑶一直未能改成。如民国元年八月,龙胜县建立“五种联合改良策进会”,以“改良龙胜土俗习惯,劝兴学,正风俗,促进地方人民进步”为宗旨,拟定相关条例,其中“改正各种异服”、“整顿风俗习惯”被明确下来并强制执行。《龙胜县志》记载:“民国2年,龙胜知县黄祖瑜颁《喧告》,强迫少数民族改装,派员下巡,如遇妇女穿裙子的,用线钩挂破。引起少数民族不满”。人们编有山歌反映这一历史事件:“民国世界乱纷纷,孟山通汉有几多?他喊讲要改装发,若凡不改又套人(抓人)”。在这样的情势下,县境内少数民族纷纷改装,而龙脊瑶族却顽强抵制,保持了著裙的传统。红瑶老人说:“这裙子不是讲只有我们瑶人穿,原来汉人、壮人、苗人也是穿的。汉族改得快一点,少数民族改得慢一点。壮族的穿裙,我们出生来还看到几个,我们还是麻直穿裙子!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一辈一辈的传下去的。”她们回忆道:“我们年轻时,讲穿裤子是最不漂亮的了,像吃斋那么样。你如果真的穿了裤子,人家真的会那么讲,不给改的”。“过去在国民党的时候,刚解放的时候,你看哪个要是穿裤子,人家笑死你去,讲你像个什么人?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你背了祖宗了,我们祖宗要穿裙,你都不穿”。所以,至今一些老妇人还一直穿着百褶筒裙,说她们穿惯了,换穿裤子怕“羞惭人啊”。这体现了其对民族服饰的强烈感情,换句话说,即是有着保持自己文化的强烈意识。
    不止是裙子,红腰带也是红瑶妇女重要的认同符号。它不仅点缀服装色彩,塑造女性形体美,还有着特殊的来历,老人们说它代表狗尾巴。黄洛有这样的传说:皇帝的三公主婚配与狗王生养出盘瑶;过后狗王外出遭人拦路劫抢,被杀身亡,三公主只得改嫁,红瑶即是盘瑶母亲与继父生的后代;因而盘瑶、红瑶是同母异父的关系,为了纪念狗王,盘瑶祭头,红瑶祭尾,所以作为“后爷的仔”,红瑶就系垂坠长穗的腰带以“纪念那个尾巴”。此外,红瑶女子的头帕也体现其认同,通常由一尺三寸见方黑布做成,四角和正中心绣有拇指大的方形印,以“工”或“弓”字图案构成,复杂而精细,称为“瑶王印”,传说把“瑶王印”戴在头上,能够得到神灵庇佑,“不怕鬼”,这和花衣背后的“官印”有着同样的寓意。不管是“官印”、“狗尾巴”还是“瑶王印”,都是强化瑶族认同的重要符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