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伦文]土家族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6 学苑出版社网站 刘伦文 参加讨论

    (6)三十夜敬灶神。敬完四官神接着就敬灶神。彭继龙只是在灶台上燃香烧纸,并无供品,也不磕头。
    (7)守夜与抢年。三十这天,天一黑下来,主人就要找一个大树兜或一根很大的柴烧在火坑里,全家人坐在火塘周围守夜。一家人说说笑笑,共享天伦之乐,年轻人听老人“摆古”,讲一些社区的历史故事、祖先的恩德、家族的伦理道德等等。现在,火塘文化似乎淡了很多,虽然烧了年夜火,但是家庭成员多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打牌。以前鸡叫以后才去抢年,挑“银水”,祭水井或龙神。现在,一到十二点,电视上敲响新年的钟声,家家户户同时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整个寨子淹没在鞭炮声中。天还没亮时,有的继续打牌,困了的就去睡觉,没有人再去祭龙神,抢“银水”了。因为,近年来建设了人畜饮水工程,对于缺水的地方已经解决饮水问题,几乎家家户户用水管将库藏的山水引进了家门,不必靠龙神赐水。年初一起来,年轻人吃过早饭就去拜年走亲戚。彭继龙家的几个女儿和女婿带着小孩全都来拜年来了,玩到初四才各自离开。
    三、土家族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的社会文化意义
    土家族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内容丰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土家族民间文化发展固有的基石和根源,它是历代民众智慧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因此,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和研究它的社会文化意义非常必要。
    1.土家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民间信仰与仪式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一般认为“民间信仰成为庶民百姓中普遍的含有宗教性的信仰和崇拜活动,它更多地保留氏族宗教的影响,具有底层性、功利性、宗教信仰和迷信相糅杂等特征”。(戴康生,彭耀等,2000:220)这一概括也比较适合于解释土家族的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一方面,在土家族地区和土家族村寨民间信仰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无所不包;另一方面,土家族地区民间信仰的诸神体系是融儒道释等人为宗教和地方信仰诸神、民族性神祇于一炉的大杂烩,只要是灵验,能给他们带来平安幸福的神灵都在信仰之列。土家族敬神祭祀的实用性、功利性凸显,是因为他们相信神灵能够给他们禳灾祈福,保佑平安,摆脱人生困扰。从年祭仪式中可以看到,世俗愿望是土家民间信仰的基本动力,多种多样的希求及其不同的实现方式,是导致土家族多神信仰的重要原因。面对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以及农耕生活对自然的依赖,光靠人力有时难以实现其愿望,只能依赖神灵,这为民间信仰及其仪式提供了现实的基本依据。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初民对于自然与命运,不管是或则利用,或则规避,都能承认自然势力和超自然势力,两者并用,以期善果……他永远没有单靠巫术的时候,然在另一方面,倒有时候完全不用巫术……凡有时候必须承认自己知识技能不够了,便一定会利用巫术的”。(马林诺夫斯基,1986:16)
    2.土家族民间信仰和相关仪式的复兴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结果。近二十多年来,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统一性走向多元化,给民间信仰和相关仪式恢复带来了宽松的环境,村民通过复兴民间信仰仪式重新找回自己。在当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语境下,民间信仰获得更加宽松的氛围,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有重要作用。另外,尽管“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恩格斯,1972:354)但应该看到,在我们还没有消除其生长的物质基础之前,民间信仰具有社会秩序建构的文化意义。各种神灵的存在和相关仪式的活动,不仅缓解和消除了自然和社会不可控性所造成的人的焦虑和恐惧,让人们对未来充满积极的期待,还可以对村落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对文化生态的保护、对人们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起到积极作用。
    3.土家族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隐喻了家、村落、社区的结构关系。家先神只对家庭内部成员起作用。灶神对家庭成员的监督,表现了家庭成员内控力量的来源。邪神野鬼代表着家外的异己力量。土地神对村落的职责,表现了村落社区内外有别,村落的认同与共同利益的维护对于人们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土王崇拜、敬乌衣嘎白和梯玛信仰具有社区保护神的意义以及对解决人生跟家庭的某些困扰的价值,这是外部力量深入社区生活的折射。人们期望好的外部力量的进入,抵制消极的外部力量的进入。梯玛是具有这种法力的人,不论是在世梯玛还是故去的梯玛,都有独特的本事替人们消灾祈福、解脱痛苦。
    4.土家族民间信仰与年祭仪式具有对神灵的敬畏和依赖的心理特点。在村落社区,鬼神是外在于人的力量,是社会世界的主宰,执掌着人生祸福、家业兴衰。人的行为不但受到现实社会中熟人圈的凝视和监督,而且更受到神灵的监视,一旦有违背道德或者亵渎神祇的举动,就难以逃脱惩罚。因此,在年祭仪式中可以观察到,平时不太规矩、在社区中评价极低的人,在神灵面前规规矩矩、一本正经,祭祀神灵时认真而虔诚。各种神灵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与儒家孝道观念通过民间巫师——梯玛的传布,深入民间基层,引起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对神灵的畏惧心理支配下,又产生了依赖心理,经常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村落社区的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必然论来解释周围事物,把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偶然联系,解释为必然联系”,(马晓宏,1998:218)在社会世界和自然界的运行中,人们相信许多现象都是鬼神起着主宰作用,非人力所能为,从而幻想通过虔诚的祈祷祭祀,求得幸福平安。梯玛是专门替人解救苦难的仪式操作者。有的医院治不好的病,回来找梯玛神禳解,确实有神奇般好转的实例,这加强了人们对鬼神的信仰和依赖心理。民间信仰与仪式行为只不过是将自然和社会运行中各种复杂因素简单化,把未知的因素确定下来,对人生困扰进行归因和解释,从而使人们复杂不安的心灵得到抚慰。正是对神灵的信仰和依赖心理的存在,使得土家人在逢年过节时不忘对神灵的奉献,举行众多的年祭仪式。
    参考文献:
    李绍明.川东酉水土家[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戴康生、彭耀等主编.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李安宅译.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晓宏.大神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