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是隋代(公元598-618年)。隋政权存在的30年间,曾四次征伐高句丽。特别是在598年和611年,隋政权曾分别发兵30万和110万征讨高句丽。不过,四次征伐均以惨败而告终。其结果,使大批兵士滞留髙句丽,成为新移民。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卷196)载,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上遣职方郎中陈大德使高丽,“……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数日后,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王钦若编修的《册府元龟·奉使部·机变》(卷657)中也有类似记载。 第六次是唐代初期(公元644-668年)。唐初的644-668年之间,唐廷8次征高丽。征后,唐廷设置郡县。据刘昀的《旧唐书·地理志二》(卷39)记载,“用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县令,令将军薛仁贵以兵二万镇安东府(治于今朝鲜平壤)。” 从上面的介绍看,大陆人移居朝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逃亡、躲避战乱、征讨驻军、被掠者等。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其结果都一样——大陆人成了朝鲜半岛的居民。更重要的是,各时代的大陆移民给朝鲜半岛带去了大量新的文化元素,而端午节习俗作为早已在大陆有广泛影响的民间习俗文化,一起被带到朝鲜半岛也是自然之事。根据对文献及历史的考察,我们基本可以断定,朝鲜半岛的端午习俗是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7世纪之间,由不同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中国大陆移民传播过去的。而且,总体上看,移民中北方人居多,因此朝鲜半岛(包括今天的朝鲜和韩国)所传承的端午习俗基本属于北方系。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地“江陵”以及市内的“襄樊”、“兴山”、“汉川”等地名与我国湖北的江陵、襄樊、兴山、汉川等古老地名一致,这些信息告诉我们,江陵一带的端午习俗最初很可能就是湖北地区的移民传过去的,他们该是韩国现代江陵人的祖先。虽然端午习俗在朝鲜半岛出现较早,但直到16世纪初,端午才真正成为民族节日。1518年,朝鲜中宗李怿把春节、端午、中秋定为民族节日。其中,端午节在阴历的五月五日。1967年,江陵端午祭进入韩国国家无形文化遗产名录;1971年,慈仁端午祭被认定为国家无形文化遗产;2005年,江陵端午祭成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如今的端午祭已经成为韩国保存最完整的传统习俗文化之一。 (二)端午习俗的日本传播 在文献方面,中国古代文献中没有提及日本的端午。但在日本的历史文献中有些零星记载。例如成书于公元720年的《日本书纪》卷第二十二“推古天皇(592-628年在位)”条载言:“十九年夏五月五日,药猎于兔田野。取鸡鸣时,集于藤原池上。以会明乃往之。栗田细目臣为前部领。额田部比罗夫连为后部领。是日,诸臣服色,皆随冠色。各着髻花。则大德小德并用金。大仁小仁用豹尾。大礼以下用鸟尾。”同书的卷第二十七“天智天皇”条记载:“五月丁酉朔辛丑(五日),天皇御西小殿。皇太子、群臣侍宴。于是,再奏田舞。”公元797年成书的《续日本纪》卷第十七“圣武天皇”条载:“天平十九年(747年)五月庚辰,天皇御南苑,观骑射、走马。是日,太上天皇诏曰:昔者、五月之节、常用菖蒲为缦。比来、已停此事。从今而后,非菖蒲缦者、勿入宫中。” 日本古代文献的记述表明,在公元6-8世纪之间,日本宫廷的生活中已有端午习俗。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公元8世纪之前的中日文化交流情况。实际上,在公元8世纪之前,曾有两个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化大规模的日本传播。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中国的稻作文化传入日本并为其带来了农耕文明,催生了弥生文化。第二个时期是公元7-9世纪之间。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曾十几次派遣大规模的使节团(即遣隋使、遣唐使)和留学僧来华。这些使节和留学僧带回的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考虑到中国的端午习俗文化在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之前早已存在,因此很难断定,端午究竟是在哪个时期传到日本的,或许两个时期都有部分元素传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8世纪之间,中国的端午习俗传到了日本。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路径可以考虑,那就是日本人从韩国先民那里了解并引进了端午习俗。因为毕竟在地理上,朝鲜半岛距离日本更近,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的交流非常频繁,且日本使节也常借道朝鲜半岛来中国。在这个意义上,或许韩国先民充当了中国端午习俗文化的传播使者。另外,端午习俗传入日本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只是作为“宫廷行事”为贵族等上流社会的人所享用。在武家政治时代(公元1192年-1868年),端午习俗普及到武士阶层。直到江户时代(公元1603年-1868年),幕府把农历五月五日定为“公家节日”后,端午习俗逐渐民间化。现如今,作为“国民祝日”,端午节全国放假一天。 二、端午习俗韩、曰传播的内容 在探讨了中国端午习俗韩日传播的时间及路径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在传播之初,端午习俗中的哪些元素传到了韩日两国。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对中、韩、日三国关于端午起源的说法及端午习俗活动的内容做了归纳和抽取,分别列表如下: (一)起源说的韩、日传播 对表1的分析发现,中国作为端午习俗文化的发祥地,有关其起源的说法就有十二种之多,涉及的时代、地域也十分复杂,充分体现了中国端午起源的“多元性”特点。 相比之下,韩国的端午起源说比中国要少。而且,在7种起源说中,只有“阳辰说”、“屈原说”两种来自中国。韩国学者金迈淳的《洌阳岁时记》(1819年)中说:“国人称端午曰水濑日,谓投饭水濑享屈三闾也。”“阳辰说”与中国的“吉辰说”一样,都认为五月五日为大吉之日,值得纪念。据韩国学者考证,阳辰说出现在三韩时代(中国的秦汉),是中国阴阳五行理论的产物。在端午起源说方面,日本只有“屈原说”—种,因此日本端午中国源的问题自然无可争议。另外,据此我们也可以判断,日本引入端午及其习俗很可能比韩国晚,当在屈原说已经成为中国端午起源的主流观点之后。这个判断,也印证了前面推断的合理性。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韩日两国只是部分地承继了中国的端午起源说?我们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时代,二是人的因素。从时代的角度讲,在中国,各种关于端午起源的说法是在不同时代出现的,最早出现的恐怕就是吉辰、夏至、恶日等与阴阳理论、节气变化相关联的说法,后来才有了伍子胥、介子推、屈原、曹娥、陈临等说法。韩国的阳辰起源说,很可能是箕子时代移居朝鲜半岛的中国人带过去的,而那个时代中国大陆恐怕该起源说最有影响。当屈原起源说出现以后,其影响力逐渐扩大,以致最后几乎吞没了其他起源说。特别是唐代以后,多数中国人都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因此,屈原起源说能够传播到韩国、日本也就不足为奇了。人的因素主要指端午习俗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端午的起源十分复杂,不论是移居到韩国的中国人,还是来到中国的日本人,所了解的或接触到的可能都是某个区域的端午习俗,故此其传播的也只能是那个区域的端午习俗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