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节气天时是一个个重要节点,围绕这些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信仰仪式活动,人们通过仪式信仰的表达,取得了与天地的沟通,从而实现与社会人事和自然的协调。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其传承过程中,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时间,它是人们把握作物生长时间、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对人们而言,它具有生活节奏的提示与生活方式调节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关乎时间的生活情趣。传承二十四节气,不仅可以让人们自觉地尊重自然时间、尊重生命节律,更能够让人们从机械的钟表时间中解放出来,进而享受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间。 春 迎春与鞭春 立春,四季之首,是生命春天降临的标志,是农事耕种启动的重要时令。据《礼记·月令》,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东郊迎春。汉朝继承周制,在立春日,皇帝率大臣到东郊迎接春气,祭祀青帝勾芒。这天,人们穿青色的衣服,唱《青阳》之歌,舞《云翘》之舞。宋朝开始有鞭春习俗,当时北宋开封府,在立春前一天,“进春牛入禁中鞭春”。明代北京地方官员立春前一天,要在东直门外春场举行盛大的迎春、鞭春仪式。官员一律着红色衣服,簪花迎春,将春牛由春场迎入府内。清代立春日,有“进春”仪式,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 “咬春”与清明茶 在大地回春之际,应食辛温食物,发散藏伏之气。所以古代的人们会制作春盘,也叫“五辛盘”,民间的五辛盘,一般盛葱、姜、蒜、韭菜、萝卜等,“取迎新之义”。五辛盘兴起于仙道信仰流行下重视养生护生的六朝时期,人们以5种辛辣之物,发五脏之气。萝卜也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代北京人在立春这天无论身份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饮茶的最好季节是春天,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珍品。“新火试新茶”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时尚。清明时节,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在天地澄净、春意醉人的时节,迎着拂面的温柔清风,擎起兔毫盏或白玉杯,那种心境和滋味,大约是品尝新茶最妙的境界。 夏 迎夏与度夏 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周天子重视季节之首,在立夏前三天,负责天文历法的太史会亲自谒见天子说:“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于是斋戒。到立夏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回朝后,依从时气,颁行赏赐。在上古时代,人们的饮食起居要依从时令,夏季天子住在明堂南方的东室,穿着红色的衣服,佩戴赤玉,食用豆与鸡,出行使用朱红色的车马,打的自然也是赤色之旗。浙江一带有立夏上吴山的风俗,这天店铺、作坊都放假,三教九流纷纷上吴山游玩。夏至是气候转热的开始,夏至时节宜闭门静养,安然度夏。据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3天。辽朝夏至日妇女纷纷以彩扇、香囊相互馈送。彩扇能带来清风,香囊可以驱除汗臭,是两件特别实用的节令物品。 “健脚笋”与“夏至面” 夏天是高温潮湿的季节,为防止“疰夏”之疾,江南立夏饮“七家茶”,也称“立夏茶”。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中有载:“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浙江新昌人立夏日吃健脚笋,说这天食用鲜笋,会强健脚力。吃立夏蛋,也是民间立夏强身的风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云:“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棕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种夏至饮食在宋代发生了变化,京畿一带,夏至日要吃“百家饭”,以度过炎炎夏日。明清以来,民间夏至的食品是面条,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据清乾隆年间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当时北京人夏至日家家都吃冷淘面,各省到北京游历的人都说“京师的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 秋 迎秋与秋色 在古代,朝廷要在立秋时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立秋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征讨抗拒王命之人。为顺应秋天的服色要求,天子衣白衣,乘白色的大车,佩戴白玉,树立白色的旗帜,吃糜子与狗肉。这一季节,农人新收稻谷,进献给天子,天子尝新之前,先供给祖先。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宋代有立秋戴楸叶民俗,人们在立秋日将楸叶剪成花样戴在头上,以迎节气。 “咬秋”与迎霜兔 立秋有“咬秋”民俗,人们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也是古代《诗经》所说“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杂记》载:“立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说这样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四川一些地区,在立秋时全家同饮一杯水,传说这样就能保证将积暑消除,不发生秋季腹泻。吞服赤小豆,也是过去立秋节日保健习俗。宋人《岁时广记》记载:“立秋日,以秋水吞赤小豆七粒,止赤白痢疾。”清代北方民间霜降期间会吃迎霜粽、迎霜兔。迎霜兔是野兔,明朝宫廷中结合重阳节,吃登高迎霜麻辣兔。 冬 迎冬与祭祖 古代帝王重视立冬,据《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车子,驾黑马,竖黑旗,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总之一切以水色为尚。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转朝廷后,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沿袭了立冬北郊迎气习俗。汉代开始庆贺冬至,六朝时代,称冬至为“亚岁”,媳妇给公婆进献鞋袜,给长辈祈寿。宋代官府冬至放假如同新年。明清江南吴越地区冬至仍然是民俗大节。冬至这天,士大夫家拜贺尊长,交相出谒;一般百姓,也必换一身新衣服,互相作揖祝贺,称为“拜冬”。清代的安徽、江西、湖南人在冬至节祭祀祖先,一般是合族聚会祠堂,祭祀历代祖先,然后宴饮。 “冬至盘”与藏冰 民间在立冬酿酒、腌菜、舂米,民间谚语:“立冬不起菜,必定要受害。”到了冬至,一些地区节俗的热闹场面甚至超过了新年,因此有“肥冬瘦年”的俗说。清代苏州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馈送节日食品,提篮担盒者满路,俗称“冬至盘”。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冬至团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包裹肉、菜、果、豌豆沙、萝卜丝等。大寒是一年四季最寒冷的时节,此时人们会取冰、藏冰,以备夏日降温之用。皇家有大型冰窖,明代北京的冰窖在安定门与崇文门外,现在北京西城地名还有冰窖胡同。明代藏冰的时间在腊八,先期将冰凿成方块,到腊八就藏于冰窖中,然后封固。清代大寒时节仍有藏冰的传统,江南苏州人在葑门外,按二十四节气建造了24个冰窖,严寒时特制冰块,贮存冰窖,以备夏日鱼类保鲜之用。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15年2月4日第5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