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卓 绘 今日惊蛰。 惊蛰,原本称作“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名。一字之差,意象却大相径庭。“启”,意思是“打开、开始”,幕开启,演出就要开始了,显得消极、被动,顶多是按部就班、四平八稳;而“惊”,层次就要丰富得多了,阴沉沉的天空,突然一声惊雷,震动了沉睡在幽暗地下的万物生灵,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既感到紧张、害怕,又充满兴奋、渴望,然后不约而同地回过神来,发足狂奔,向着天边撕开乌云照进大地的那一丝光亮、向着太阳狂奔。一个字的变化,让这个节气有了“推进”和“改革”的色彩,让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不知这是历史的歪打正着还是官府的有意为之? 【物候】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春雷响动,气温迅猛回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了。惊蛰时,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地区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春燕飞来,处处鸟语花香。 【花信】 在风与花的相约中,桃花的出场最为隆重,伴随着惊蛰的雷声桃花绽放,为它伴舞的是棣棠和蔷薇。古人有诗盛赞:“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民俗】 祭白虎:中国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一年之内,常遭小人劫,前程受阻,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这天祭白虎。白虎并不是白色的老虎,而是用黄色的纸糊的老虎,上面画满了黑色的斑纹,口角画有獠牙。拜祭时,先用肥猪血喂它,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接着用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其满嘴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吃梨:人们平时忌讳分梨吃,即把梨切成几瓣分给几个人吃。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在不少节日忌讳吃梨,比如中秋节、除夕晚上是不摆梨的,忌讳“离”字。不过,惊蛰节气要吃梨。因“梨”和“离”谐音,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寓意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惊蛰吃梨还有“离家创业”“努力荣祖”之意。 【禁忌】 江苏一带忌讳惊蛰之日前响雷。民间认为惊蛰是开始雷鸣的时节。惊蛰日和惊蛰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主年景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但惊蛰之前打雷,则是大忌。有民谣云:“未蛰先蛰,人吃狗食。”也就是说如果在惊蛰之日前听到雷鸣,预兆这年是凶年,收成不好。 【赏鉴】 观田家 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养生】 早睡早起:春天一切以养肝为要务,一切的问题都因肝而起,因为肝主要管的是人体的造血功能。人躺下来血液回流肝脏才可以得到完全的修复。可见,养肝的关键是睡眠要够。中医的观点是,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气血流经肝、胆,这时应让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则肝的修复功能将会受到影响,体力无法恢复。 按摩补气:惊蛰前后风大,邪气易侵入,可作一些简单的按摩以增强体质,补壮元气。在中医里,手是用来操劳的,所以,手心就是劳作之宫,故名劳宫穴,可以治疗由内病引起的外症;而脚心是人体最低的穴位,犹如泉水从地下涌出,故名涌泉穴,该穴位多治疗头胸之病,用于引热邪之气下行。而两穴相互摩擦感应,便是大补元气。具体做法:用右手心对准左脚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按摩60次。然后,再换左手心对准右脚心旋转按摩也各60次。 梳头通脉: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自然也要生发出来,有向上向外生发的特点。梳头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有着宣行瘀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人体有许多经络,有些经络直接汇集于头部,有的间接作用于头部,梳头有通畅血脉、驱散风寒的作用。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2015年3月6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