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晓峰]端午与蟾蜍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光明网 2009-05-27 08:40:35 刘晓峰 参加讨论

    端午与蟾蜍,缘分颇深。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清代宫中端午节的大戏《阐道除邪》,就收有张天师制服蛤蟆精的故事。故事中的蛤蟆精,就是蟾蜍。而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
    说到端午与蟾蜍,不妨先讲一段发生在日本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日本天养元年(纪元1144年)五月五日,在京都:
    “看不见”!日本式的庭院中,一位武士着装的青年男子头顶一块颜色古怪的布,站在烈日下喊着。
    “再用力看!”屋檐下,另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不甘心的大声道。
    “还是看不见”!
    怎么会?怎么会看不见呢?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抓着头皮想也想不懂。依照中国传来的古书的记载,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取来蟾蜍的血涂满一尺见方的布,在完全不见日光的地方将其阴干,到了下一个端午节顶着这块布,应当能看见百鬼的,一切都是准确按照书上的记载做的,怎么会看不见呢?
    这位富于科学实验精神的日本人名叫藤原赖长他在其《台记》中的这一段记载的末尾写下的两个字——“无验”。中国古书里收录的一则浪漫的玄想,让这位对百鬼形状充满好奇心的日本人白费了两年的心力。这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抱有的近乎信仰的感情,由此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有趣的是,藤原赖长信以为真的这段据说出典于《玉烛宝典》的浪漫玄想,并不完全是随意的编造。端午和蟾蜍关系密切。古代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捕蟾蜍。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因为古有蟾蜍“辟兵”的说法,所以到了五月望日(十五日)大家都去捉,蟾蜍才面临“寿尽”被捉杀的命运,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这和大象因为长了象牙而被猎杀缘出一辙。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推知汉代已经有了五月捉蟾蜍的习俗。不过捉蟾蜍的时间和目的,与后世却大为不同。北京老话说:“癞蛤蟆,拖不过五月五”,后世捉蟾蜍是在五月五日端午节,但从《淮南子》的记载看,当时捉蟾蜍的时节,是在五月十五日。捉取蟾蜍的目的,后世是为做药,而汉人是为了“辟兵”。关于端午捉蟾蜍的习俗,这里再介绍两条清代史料。清人《熙朝乐事》端午事项下记:觅虾蟆以取蟾酥。
    又《帝京景物略》中记: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
    可见五月端午捉蟾蜍的习俗在当时不仅流行于民间,连皇家亦不例外。并且皇家连捉蟾蜍也忘不了讲究排场,南太医院的医官们居然是打着仪仗、鼓吹奏乐去南海子的。这场景,今天想起来都觉得很有趣。端午捕蟾蜍的习俗,今天仍有流行。施立学《关东岁时风俗论》的《端阳采艾》一节,曾对此有生动的描写:
    端阳之晨,山上最难见的怕属蟾蜍了。老百姓说,什么都有躲人的时候,像农历七月七日早晨不见飞燕一样,端阳之晨一般见不到蟾蜍。七月初七的燕子纷纷飞往银河,成仙人之美,为织女牛郎搭筑鹊桥,蟾蜍干啥去了呢?人都猜它躲起来了。传说,端阳之晨能捕捉到蟾蜍乃是一幸。此物俗称癞蛤蟆,往其大肚中塞上墨块,名唤蛤蟆金,一、二月取出涂用,有解毒疗痈、治咽喉肿痛之效。此物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制成“蟾酥”,可供药用。人说蟾蜍本是月宫之物,月宫别名“蟾宫”,李白《古朗月行》有“蟾蜍饮月影,大明夜已残”句,猜想月缺月圆乃蟾蜍作祟。科举时也称登科为蟾宫折桂。蟾蜍虽然其号不雅,其貌不扬,身上有大小累疣(俗称癞),但此物生命力极强,可承相当于身体十倍、二十倍的重压,且有灵性,怕在五月端阳这一天躲起来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从汉代算起,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二千年一年一次的大劫难,蟾蜍们已经经过二千次。如果不是蟾蜍有超凡的繁殖力,并且生命力强,怕早就成了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如果蟾蜍真的有灵性,他们应当知道推算人间的历法,并在五月五日早早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