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刘铁梁]身体民俗学视角下的个人叙事——以中国春节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刘铁梁 参加讨论

    除夕的报道:大羊坊的一家理发馆,柯师傅身后站满排号的顾客,因为有“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公益人士发起免费“搭顺风车”的行动,有301856人报名,实际有6000多人成行;赶回老家的多位记者都及时发来“回乡记”栏目的稿件,其中说到按滁州年三十的风俗,记者有机会给外公上坟,弥补了多年中断的遗憾。这些让人感觉到年味儿就伴随在自己身边。
    在初一的报纸上有关于除夕的如下报道:一些家庭,特意到曲园酒楼、同春园、玉华台等餐馆,点了黑椒炝膳背、响油膳糊等名菜,原来是为了讨“长久”的口彩;“春晚直播”前一刻,拜年短信数量再创新纪录;因燃放烟花炮竹而发生的伤情火情大幅下降等。在初一一大早,来雍和宫上香的人结群结队,受封路影响,一些新香客为找到入口,就打开手机来查看GPS电子地图。在返乡记者发来的“回乡记”的一组文章中提到:湖南桃源县天河村,鱼塘养殖业搞好了,但水源却被污染了;包头市一些村庄,除夕家家门前“拔旺火”,使节日气氛非常热烈,却也给空气造成污染;晋南河津还保持着老传统,初一早上一吃完“钱饭”,回乡记者就要跟其他年轻人一样,去给长辈们拜年。
    初二以后几天的报道,也一样紧随着春节的节奏和城市人七天长假的倒数,为读者呈现了许多影响较大的生活事件,同时也有虽然细微却令人感动的故事。比如,春节刚过,就有8000家政人员进京“救场”;更有放弃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一心照顾空巢老人的家政服务员魏洪霞。来北京已10多年,今年她只让丈夫一人回贵州过年,自己留在北京,一天跑三四家,对其他家政服务员留下的老人也一并照顾。一个雇主给她包了2000元红包,感谢她的辛苦。
    不难发现,这些报道由于追求叙事的个性化风格,所以能够通过大量鲜活的故事唤起我们的节日生活感受,使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真实的春节文化。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春节是一种离不开个人与社会的身体实践并且内化于身体之中的文化,它不同于经典文化中的说教或者抽象的表述,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实际发生的一种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因而令人心动的感性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叙事的价值并不低于学术话语的价值,相反却有可能纠正某些学术性话语的空洞、苍白和武断。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去研究它,这也事关民俗学的根本方法问题。本来,民俗学在各个国家的发生,都与尊重和提升民众的话语权有关,体现了学术民主化的一种追求,而这种追求在今天来看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出重视个人春节叙事的问题,正是出于对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思考。另一方面,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发展,给每个人带来了许多省事省力的工具和便捷的服务,可以让人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天下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再寻找到具有身体实践、感性经验性质的民俗,这不仅对于春节研究,而且对于整个民俗学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