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老友”的贫与富 这是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位于槐柏树街的北京市政府大楼内。门的式样古朴,带着些老北京四合院的风味,锈蚀的门把手仿佛诉说着历史与沧桑。墙上的那一幅“联友之家”,告诉人们这间办公室的归属——北京楹联学会。 “全国普及联律先进集体”“全国对联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先进民间组织”、“北京市社团系统先进集体”……小小办公室的墙上,已经容不下学会多年来获得的奖状、奖牌。 “如果你们晚点来,可能就找不到我们学会了。”北京楹联学会会长潘家农开门见山的一句话,令人吃惊不小。原来,由于某些原因,市府大楼将于今年3月收回这间办公室。 北京楹联学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北京楹联研究会,1999年正式更名为北京楹联学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学会依靠会员每人每年50元的会费和会员的自愿捐款维持运营。年过八旬的会员按照规定不必交会费,而会员中80岁以上者不在少数,每年交费的会员不超过200人,因而会费收入相当微薄。 幸而,学会可以通过与张一元茶馆等企业的合作,每逢传统节日推出书联活动,所得收入作为补贴。但日子始终紧巴巴,就连每季度一期的会刊《北京楹联》都要送到廊坊去印刷,因为那里便宜。 纵然面对各种困难,学会里的一群老头儿们依然乐观,享受其中。 每逢春节,他们都会走区县20多天,为村民撰写对联。如果加上城区的各种赠联活动,迄今,学会已完成婚联一千多副、寿联四千多副、嵌名联三万余副。 学会每年还会到文化馆、社区、学校等地义务讲座,普及对联知识,仅去年一年,这样的活动就搞了120余场,其间还为市民、小学教师赠送了大量嵌名联。 “大家伙儿全是义务劳动,分文不取。”潘家农说,“我们是真的热爱对联文化,虽不赚钱,但精神上有成就感,很富足,心里也很高兴哪!” 要说最让他们自豪的活动,当属去年底开始的历史名联巡展:精选我国历史上一批名联,诸如魏源“事以利人皆德业,言能益世即文章”;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亦因祸福趋避之”等,请书法家书写,制成70块展板,其左侧是书法家写就的名联作品,右侧配有对联知识讲解,图文并茂。 由于展馆场租太高、难以承受,他们只能在校园、社区、公园等地巡展。从北京理工大学到北海公园,从国土资源部到天通苑社区……老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衣,背着这些硕大的展板,挤公交,挤地铁,四处奔波,不畏仆仆风尘。 “我们算了一下,目前已有六万多人看过联墨巡展了。”潘家农话语间充满兴奋。在他脑海中,永远定格下一幅画面——一位年事已高的老爷子,坐着轮椅,辗转在每一块展板前,细细端详,微微颔首。 北大男孩的“对联生活” 相比于那些“楹联老头儿”,同样对联文化兴趣浓厚的吴可,绝对是晚辈了。 来自江苏淮阴的吴可,目前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专攻西方文学理论。他自幼学习书法,最初接触对联是在五六岁时。父亲酷爱对联,逢年过节都会拟一些对联让吴可来练字,有时候还会拿到乡里去卖。“老乡们觉得小孩写对联很好玩,很多人都会来买。”吴可回忆说。 除了写联,他还喜欢读有关对联的故事,留意书籍里面和名胜古迹的对联。伴随着长大,尤其是大学上了中文系,他便开始有意识地背诵一些历史名联了。对联的积累一天天丰富,大约从大三开始,他自己动手创作对联,并作为节日祝福用短信发送给亲友,“现在讲究这个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 谦虚的吴可自认为关于对联的认知很粗浅,其实,他创作出来的作品颇见功力。 2012年中秋,吴可的亲朋好友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祝福短信:“快哉超然台上千里风问甲子于伯仲,乐乎古运河中一轮月忆丙辰在春秋。”这是他在菜市场门口等候买菜的母亲时拟出来的长联,不仅以大气磅礴的意象渲染出中国风情,更是“藏头护尾”,将“快乐仲秋”的祝福隐于对联之中。 2013年中秋,吴可的祝福对联又玩起了拆字:“愁里思南国玲珑一心安红豆,梦中入花林迤逦千树落缤纷。”上下联的首字拆开,恰可组成“秋夕”二字,而句意中又传递着思念之情,与中秋内涵十分合拍。收到这条祝福短信的人大多惊叹拆字联的巧妙,而吴可自己并不太满意,“幸好只是朋友之间发着玩,不过是图一乐。” 吴可现在在学校里可谓小有名气,身边许多同学知道吴可会写对联,凡有需要都会来找他,而他也是有求必应。前不久,他刚刚为四位同学手书春联,还把照片晒到了他的“人人”主页上。 那些具体内容都是同学自己选定的,属于“半委约”创作。吴可觉得,与受人之托相比,还是自己主动写的感觉轻松一些,写出来也更容易让自己满意。 这个春节,吴可又要忙了,为亲朋好友手书春联。同时,他正在准备为一位古典文学修养极高的老师写一副婚联。 “压力山大哦!”这个大男孩腼腆地笑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