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柳的特性使它在人们心目中成了生命的象征。无论插柳屋檐下还是门户上,那青青的颜色确实为清明时仍然略显萧条的生活空间增添了几分春意和生机;无论戴柳颈项间还是头发上,那青青的颜色也确实让佩戴者多了几分活泼与生动,因而也显得年轻起来。或许在许多现代人看来,“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来世变猪狗”等民谚,不过是让人们遵循习俗的劝语,多少还有点吓唬人的味道,甚至被视为无稽之谈,但对于那些认真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节俗的人来说,他们的清明节生活真的因为插柳戴柳而多了些情趣,多了些快乐,他们也因此而多了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插柳戴柳外,一些地方还吹柳笛、服柳叶。如在江苏瓜洲,清明日早晨要用清水吞下七个柳叶芽。又在上海,人们用柳条将祭余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存放到立夏日,用油煎后给小孩吃,俗信可以不疰夏。在山西沂州,做面燕儿插柳于上阴干,可治小儿泄。在北京、江苏、山东等省也有类似习俗。而在明代宫廷中,还有清明射柳的做法。 清明节除了插柳戴柳之外,还插戴其他种类的植物。比如河北宝坻一带,多插柳,戴松枝。在山西万泉,人们戴麦苗和柏树叶。在江苏苏州,人们习惯于在门上插桃树枝。在浙江,各地小孩有头戴柳枝花草的习俗,俗信头戴葱头则聪明;戴豆花则能明目;戴柳叶有好娘舅;戴黄杨有好爹娘;戴香荠有好兄弟;戴艾叶能消灾。而衢州未婚女子多头戴柳枝和竹箬,认为这样能嫁个好丈夫。在海南,妇女簪石榴花,认为可以避免害眼。有些地方不用柳主要是因为柳不易得,而不得不用他物来替代。比如民国二十六年本《来宾县志》明言当地清明日,“折桃枝带叶插门前”。注云:“例应插柳,县境少柳,故易以桃。” 其实不管插戴的是什么,它都蕴含着是人们对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来的殷切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