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那些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都包含着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丰富故事,交织着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内涵,如何让传统节日在当代人生活中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找到节日文化中的美感,挖掘出美的吸引力和传播力,让人们在美中体现温情和快乐,已成为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时代命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相应的文化阐释和美学表达系统,都有着节日的美好情怀和人生关怀。文化不能简单片面的用于商业促销和节日经济拉动效应,更不能使节日成了被商业包装的文化空壳。不能在除夕只听到震耳的炮竹声而找不到“剪红裁绿闹春意”的民俗;不能在端午节只吃到天价粽子而感悟不到诗人“行舟苦吟”的情怀;不能在中秋节只见到豪华月饼而不解情侣“千里共婵娟”的美妙想象…… 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节日中的美的核心价值是不会改变,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好河山美妙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社会和谐的永恒企盼才是节日核心价值的美。因此,我们不妨在传统节日美的成因中寻找出与当代美结合的契合点,延续和弘扬节日的美感。 顺应自然的节律美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生产与生活都要顺应天道,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农耕文明社会里对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的规律逐步掌握,并创造了历法,中国传统历法源于农耕文明社会,也称为农历,这个农历是与现在通行的“公历”相对而言,但是农历对古人生活生产实在太重要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四时节俗都是以农历为时间界定的。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按照物候的变化创立了二十四节气。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农历与自然规律完全协调一致,古人严格依据二十四节气适时地进行农耕并合理有效地安排日常生活,从中产生了适合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各种节日。 比如大雁南飞意味着冬天来临,燕子归来意味着春天到来,布谷鸟叫了就要播种,杨柳发芽,桃李开花都提示着人们该做什么。就像《淮南子》中说:“蛤蟆鸣、燕降,而达路除道。昴中则收敛蓄积,伐薪木。”意思是蛤蟆叫了,燕子来了,该去修整道路了;树木落叶的时候,就得准备伐木了。把正月定为岁首是在汉代,当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志,体现着人们的生活节律。 我们的古人巧妙地把节日的安排融入到自然规律之中,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生产与生活的一致。 比如对于春节即中国人的新年的确定,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认识自然规律并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为人服务的过程,选择这一天作为春节,不管从天体运动、气候条件,还是从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及身体健康等方面来看,都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和最美的节点。 清明节也正是清明的节气点,所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春节到了、天气回暖、阴气日渐消退、阳气日渐升腾、四处勃勃生机、身心豁然苏醒,因此呼出了“慎终追远,迎接春天”的美妙清明的节日。 端午节时值仲夏,阳光普照,万物丰茂,瘟疫的危险也悄然而生,这种季节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节点加上以后人们逐渐加之的文化内涵,使端午的仪式更加灿烂美好。 最富盛名的描写中秋节的词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是说明了月亮的圆缺变化,使古人联想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感受到了圆满的美好,自然要把具有团圆象征意义的节日安排在满月的日子里,而每个月里只有十五是满月,而秋季的八月十五既是丰收的好季节又是“秋高气爽”宜人活动的好时节。 可以看出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把人们的美好愿望融入了自然美的节律之中形成,既尊重了自然规律,又体现了人类的意志,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节律美。 亲情浓厚的人性美 我们的传统节日都在刻意地体现出人与人的关系,各种美丽动人的习俗都在彰显着人性美。因此我们的节日中有着很多理想化的、情感化的、人性化的美好仪式。 春节的团聚美,元宵的圆满美,清明的追思美,端午的怀念美,七夕的忠贞美,中秋的相思美,重阳的孝敬美。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节日的愿望是理想化的,节日的习俗是人性化的,节日的文化是多彩的。节日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节日是展示人们才华才艺的舞台,节日是培育人与人丰富情感的会所,节日是陶冶人美好情操的熔炉,节日是人与人团结和睦的黏合剂,节日是人生道路上一束束灿烂的花朵……节日就是这样一首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妙赞歌。 节日的人性美最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传统文化中的重情扬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人情相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兄弟情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感人情愫。这种人性之美尽都体现于团圆之情、父母之情、朋友之情、离别之情、思念之情、伤感之情,均体现着浓厚的人性人情。中国人崇尚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所以不能害人,中国人把人情之美,按照善的标准道德化,所有的怨恨都可以在“年”里消解。节日是社会群体和每个社会成员心中的美丽灯盏。 天人合一的生态美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人生智慧是“天人感应”。古人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文变化是一致性的,是天人合一的含义,“天人合一”源于中国的“自然科学”层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远古时代由于受到生产条件和科学认识的局限,尚不能解释和战胜许多异常自然现象,因此对自然界的认识极为神秘,认为宇宙中有神存在,这种宇宙观在古人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主导作用,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传统节日也都是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安排设计的,所以传统节日中都有很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同时也有着禁忌和约束,因而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是直观的美,联想的感悟的美,而不是科学定律所带来的机械呆板的愉悦。 中国人解释“天人合一”用的是“阴阳五行说”,这种学说所诠释出的美,在于强调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以及身体与精神作为和谐统一的有机生命的整体存在。在这个模式中,五行的运转带动了四时的更替,五方的挪移,节律的节奏,气节的变化等等所产生的传统节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动息有节、万物有序、变化莫测、包罗万象的宇宙整体时空图谱。既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既合自然的规律性,又合人文的目的性。古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所以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只有对自然规律有了深刻认识和了解后,人才能顺应天时开展活动,才能创造出人与天的和谐美。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古人在决定节日日期的标准或周期上,总是会选在一些特定分节意义的数字上,很多都在日期是月、日同数的,如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本身就会使人视觉听觉上产生美感和亲切愉悦之情。 我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美好智慧的人文精神光芒,又显出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中国传统节日为什么美好?除了她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还有着她无比美妙的自然节律、美满的亲情人性、美好的生态空间。 节日传承是一项庞大复杂工程,我们今天之所以仍痴情于传统的节日,其重要原因就是节日蕴含着的美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要使传统节日之火生生不息,就要爱惜她、保护她、传承她,当然首先要读懂她,才能使对传统节日的关爱不仅仅是一种痴情,更是一种责任。 (本文转载自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 2017-05-2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