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中秋访谈:月色最明夜人心共赏时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9月 黄涛 王娟 萧放 参加讨论

    
    嫦娥与广寒宫,这些象征元素都和月亮有关,而且丰富、浪漫、富有情趣。
    
    又是一年圆月时。9月22日—26日,卢沟桥畔,
    宛平古城迎来第三届卢沟晓月中秋庙会。图为老北京民俗之沿街叫卖。方 茜摄
      主持人 杨 凯
      嘉宾
      黄涛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王娟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空气中都弥漫着月饼的香味,今天我们请来几位民俗学方面的教授,就着月饼的香味,聊一聊中秋节。请黄老师先说说。
      黄涛:中秋节是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它有以团圆安定、天人合一、欢庆丰收为中心内涵的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并有着以数量众多、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为文化根基的浪漫艺术氛围,其节庆传统深受国人看重与珍爱。中秋节文化在历史上还流传到周边的国家,至今在朝鲜半岛、越南、新加坡等地还很兴盛,比如新加坡的中秋节,前后要热闹一个月左右。
      在我们的节日生活中,过某个节吃的顿数(指节令特色饮食)多,这个节就是过得隆重;吃的顿数少,吃得简单,这个节就是小节。中秋节要过一天,吃三顿过节的饭,而且提前好几天就开始买月饼、准备过节食品。所以单从吃的方面说,中秋节就是个大节。
      除了月饼,还有许多其他中秋美食。各个地方的人们拿出当地的节令食物,形成各地不同的中秋食俗。比如山东的中秋节这一天,三顿饭都要吃好的。济南早晨吃米饭,中午水饺;胶东中午蒸饽饽、包子;即墨吃麦箭,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做法是:先用白面摊成煎饼,上面加肉馅或素馅,再用秫秸把加馅的煎饼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再蘸调料,味道很是鲜美;诸城在这天则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雏鸡等,叫作“尝鲜”。其他有代表性的食俗有月下豪饮、喝玩月羹、尝新粮、用桂花,吃时令瓜果、莼菜、鲈鱼、芋艿(芋头)、柚子、烤肉、鸭子、螃蟹、田螺等。人们还可以发明新的吃俗,如台湾上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在野外聚会赏月时吃烤肉的食俗就很有活力。
      萧放:除了美味可口,节日食品还有着重要文化象征与寓意。中秋是秋季大节,是丰收之后的庆祝日,它是古代秋尝习俗的孑遗。所以中秋节应节的节令食品大多有酬谢和祈求丰收与生殖的意味。
      我记得2005年去周庄过中秋,我们在欣赏昆剧演出时,主人给我们端上的是小月饼、雪藕、红菱角、新板栗、小芋头等节令食品,这些以前都是中秋供奉月神的供品,先祭神,然后人来享用。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从而实现对亲族关系的再确认。中秋月饼有具体的吃法,一般民间切月饼都要均匀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数平分,每人都享受到月饼的一块,象征家庭成员是团圆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征他也参加了家庭团聚,这块月饼留待除夕他回来享用。这种以饮食团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习惯。
      主持人:真没想到,中秋节令食品还有这么多说道。那么,这个节日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黄涛:从本质上说,中秋节是个关于月亮的节日。它的所有习俗几乎都和月亮有关:赏月、吃月饼,月下游戏、交往,讲与月亮有关的故事,等等。就连现在中秋节最受重视的亲友团圆习俗也跟月亮有关:家庭团圆本由月圆而引发。
      但是,中秋节并不是直接起源于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也不是直接起源于仲秋祭祀,这些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而中秋节在唐代以前的记载中还没有出现。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全面记载当时社会习俗的书,其中就没有提到中秋节。中秋节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而唐代出现中秋节的原因是唐人对于月亮的爱好和中秋赏月的风行。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及其家庭开始风行在八月十五日月夜,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等,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唐朝的中秋节习俗和后来的中秋节有比较大的差异,那就是唐朝中秋以赏月为中心。宋代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宋代文献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不仅明确列出了“中秋”这一节日,而且记述了当时人们欢庆中秋节的隆重热闹的景象。据史料,宋代朝廷给公职人员一天的假期。这些记载说明宋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大节。
      元代中秋节是宋代中秋习俗的持续。而且自皇帝以下的蒙古族统治者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传统习俗,元代皇宫内也隆重地过中秋节。到了明朝,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各种节庆活动,但是整个节俗的内容有显著的调整、变动,改唐宋时期的赏月主题而为明代的拜月、团圆的主题。
      王娟:我跟黄老师看法不大一样,在当代中国,中秋节应该是春节以外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但是,唐宋以前,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中秋节的文字记录。刚才也提到,《荆楚岁时记》中,就没有“中秋节”的记载。而其他节日,例如春节、清明、端午、乞巧、中元、重阳、腊八等则频频见于各种典籍。而且从这些典籍的记载中看,这些节日的结构形态完整、内容丰富、主题明确,都属于形成较早、且发展相当成熟的民间传统节日。
      那么中秋节始于何时呢?学者们大都认为,中秋节与中国古老的祭月仪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祭月是自古就有的。所以,中秋节似乎也可以被上推到遥远的古代。但是,祭祀日月的仪式历来都是皇家的礼制,民间则鲜见此类的仪式。从古代典籍中,我们也一直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所以,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推测。
      明清以后,各种典籍和地方志在“岁时民俗”的篇章中对中秋节或者没有任何记载,或者有记载,也非常简单,大都只是“馈糕饼瓜果,赏月,会宴,饮酒达旦”等。我们可以说,一直到清朝末年,中秋节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中国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人过中秋节。
      民国时期,中秋曾一度被确立为全国法定休息日,而且更名为“秋节”。至于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定“中秋节”为法定的休息日,而且还要改名为“秋节”,更名的原因是否是为了呼应“春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很少有人对此作过研究。中秋节成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在近代。
      萧放:我觉得中秋节形成既不会早到唐代,也不会迟到近代。中秋节的部分要素在唐以前就出现了,唐朝主要是一种文人的赏月活动,没有成为社会性节日;中秋节日成为家庭性民俗节日是在宋代,宋代中秋还有假日;明清时期中秋已经是社会大节,标志性节令食品月饼就出现在明代,一到中秋节各家就相互馈送月饼,家人共享月饼,称为“共享团圆”;到清代,中秋已经与大年、端午一道成为三大节日。当然,中秋在近代以后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