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特刊]中秋文化,恰似一本教科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博客 采写/本报记者 曹 参加讨论

    中秋文化,恰似一本教科书
    中秋,饱含着浓浓的中华民族之情,根系着煌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脉。然而几千年的风雨,使它步履踯躅。附着在它身上的、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花瓣,也日渐萎缩凋零。
    在今年中秋节临近之际,《解放周末》独家专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陶立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霍尚德,为您解读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还记得,弟弟把热了不知几遍的饭菜端到桌上,嚷嚷着“吃团圆饭了”
    解放周末:快到中秋了,我们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记忆就被勾起了。但听说霍老师是回族人,您过中秋节吗?您对中秋有些什么记忆?
    霍尚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世界儒学大会(雅加达)会员、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组织会员):我是中原地区出生、在汉文化乳汁中泡大的回族子弟。小时候,我听老师、汉族街坊艺人讲述最多的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稍大一点,一到中秋节,我也少不了跟几个同龄的回汉伙伴,到一个四代同堂的邻居家里,看他家做月饼、挂彩灯、设香案,摆放月饼、石榴、西瓜、苹果等供品,然后看他们这个有19口人之多的大家庭是怎样“走月亮”、“拜月娘”的。后来上中学时,就遇到了文革。
    解放周末:文革造成了许多骨肉分离,那时人们是怎么过中秋的?
    霍尚德:文革把人们搞得晕头转向,可在老百姓中间,中秋节期间思亲、思乡、思友的情结尤可圈点。我记得1967年中秋节,我家邻居罗涵夫妇因所谓“右派”言论问题被揪斗得不能回家,我就去他们家,想把罗老师的三个儿子叫到我们家过节。当时,比我小一岁的老三想跟我走,可老大、老二却不同意,他们说:“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今个盼不到俺父母回来团圆,俺兄弟仨谁也不出门!”
    解放周末:这句话让您很震撼。
    霍尚德:是的,震撼很大。从那以后,每到中秋节,我也像汉族兄弟那样,品味、体验着子孙对长辈、长辈对子孙的亲情和对民间传统节日的憧憬。有一次,大概是我当知青上山下乡第五个年头的中秋节,由于是从百里开外的山沟里回家,我直到夜晚八点多才风尘仆仆地到了家。一家人见面,满头白发的母亲说我像战场上凯旋的战士,下乡返城的姐姐叫我“农民老大哥”。这个时候,弟弟把热了不知几遍的饭菜端到桌上,嚷嚷着“吃团圆饭了”。吃完这餐难忘的团圆饭,我们一家人也学着汉族同胞的样子,欣赏了那天据说离地球最近、最圆、最大、最亮的月亮。
    解放周末:从看汉族兄弟过中秋到自己也开始过中秋,可见中秋节的文化魅力。
    霍尚德:是的,中秋节不仅月亮格外美,人们的情感也分外真挚、浓厚,这大概是中秋节在我的记忆中分外深刻的原因。
    观赏明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明月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解放周末:每年八月十五,一家人不管怎样都要回到家中团圆,这体现了人们怎样的情感需求?
    霍尚德:你想像一下:中秋节当夜,明月高挂太空,清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围坐一起观赏月色,人们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一边共叙儿女情长,文人骚客还会吟诗作对,共享天伦之乐。这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向往自由、征服宇宙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还尽情地抒发了华夏儿女对家庭、对社会希望和和美美、团团圆圆以及对“真善美”的由衷期盼。这里面,既包含着老人、长辈对子孙成才、回家团聚的渴望,也包含着在外的子孙这天他乡当归、不留遗憾的孝心,还包含着友人相聚,倾诉思乡、思亲、慎终追远的心态。
    解放周末:这种心理诉求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相呼应的。
    霍尚德:对,这就是孝悌、忠恕,这种情感是华夏文化核心的有力佐证,也是华夏子孙与其他种族在感情表现上的显著区别。不消说,这种情感需求,这种愿望和期盼,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不仅会产生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还会产生一种无往而不胜的战斗力。历史和现代的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中秋节的文化核心是什么?
    霍尚德:中秋节崇尚的一个字是“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已经领略到了这个文化因子及其符号。我曾研究过中秋节的流变过程。在文字“夕”、“月”通用的先秦时代以前,我们的祖先以“和”为贵,每到晚上(夕)就会对着明月祈祷月圆人安,能聚在一起的称“内”,否者为“外”;战国七雄被秦朝一统后,秦丞相李斯才用小篆把“夕”和“月”字分开使用。李斯故里河南上蔡一带农村,至今每月朔日依然有“拜夕月”、中秋节“祭月神”的习俗。
    再看中秋节的各项习俗:观赏明月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明月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虔诚拜月祈祷的是四海升平、五谷丰登,是对一个阖家团圆、花好月圆的美好世界的憧憬。不难发现,“和”就是中秋节最核心的文化内涵。如果展开来,就是:祝愿与营造人寿年丰的环境、团圆幸福的家庭、友善团结的民族、完整统一的国家、进步和谐的社会。
    研究中秋节,等于读到一本教科书;参与中秋节,等于得到一次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解放周末:中秋节是位列春节之后的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讲求团圆,而春节同样也是一家团聚。
    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如果我们将节日作为文化现象对待,那么这种文化是综合性的,信仰是它的灵魂,理想是它的追求。传统节日文化所追求和拱卫的特色,都有团圆、和美这样一个共同主题,但在春节、中秋节色彩更浓。
    解放周末:中秋节不同于其他节日的特点在哪?
    陶立璠:和其他传统节日相比,中秋节的个性特点显得特别明显。首先,在游乐、祭祀、饮食三大节日主题上,赏月拜月的形式和各式月饼的制作,更能突出人们祈求花好月圆、千里共婵娟的团圆心理,这也是中秋节历久不衰的原因。第二,中秋节最讲究意境、最富有诗
    意。这一节日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让国内外学者惊讶。
    解放周末:历史上文人墨客有许多咏叹中秋节的诗词,很多都流传千古。
    陶立璠:是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的官员曾经对我说:研究了中国的中秋节,等于读到了一本好的教科书;参与了一次中国的中秋节活动,等于得到了一次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
    我想说的第三点是,中秋节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具有美感。中秋节的各种信物与娱乐活动,如兔儿爷、纸制宝塔、拜月、走月、乞月、圆月、戏曲、舞龙等等,无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而月饼、松饼、团圆饼、桂花、苹果、西瓜等中秋节食品,也都是我们的祖先巧思佳构的杰作,透出智慧的灵光和心灵的美好,折射出华夏子孙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和平友好、健康向上的民族心理和性格。
    解放周末:除了团圆和美的主题,独具一格的美学意义之外,中秋节还有哪些内涵?
    陶立璠:中秋节是在农耕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又总是带有庆祝农业丰收的意义。中秋赏月、拜月、吃月饼,是各民族最普遍、最盛行的节俗活动。除此之外,中国民族众多,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如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还保留着“走月亮”、“拜月娘”、祭月、挂彩灯、舞草龙、砌宝塔、放天灯、中秋诗会等原生态活动,形成别具特色的“中秋文化”。其中所谓的“走月亮”、“拜月娘”、祭月等活动又与天体崇拜、月神崇拜、女性崇拜有关,也与人们祈福求子、希望夫妇恩爱、阖家团圆的良好愿望有关,是娱人娱神、天人合一观念的表现。而挂彩灯、中秋诗会、中秋节会,抛帕招亲、偷月亮菜、跳月求子、偷瓜送子、赛烧塔等活动,表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月饼文化,不可扭曲和异化,而应回归朴素
    解放周末:说到当下的传统节日,不少人说,现在过节只剩下吃,没有文化味。比如中秋节,几乎成了月饼节。
    霍尚德: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不论现在和将来,我们的节会活动永远需要五彩缤纷的饮食文化来点缀,要过好中国的传统节日当然离不开吃。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将来节日吃的问题上,还会吃出更多的花样、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品位。
    解放周末:过节的吃,也要讲文化品位。
    霍尚德:是的。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以及其他商业文化一样,都依托节会这一载体不断推动前进和发展。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除了不断地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逐渐显现了它的娱乐、教育、纪念等功能和作用。可以说,节令食品、美味佳肴不仅给人口腹之快,又能给人以视觉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吸引人们欣赏、理解、创造美。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节令饮食文化也应该列为节会文化范畴,但民间的、原生态的传统节会文化与饮食文化之间,既有节会文化催生饮食文化的作用,又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和发展的关系。
    解放周末:月饼就是中秋节催生的特殊食品。
    霍尚德:是的。是人们浪漫的寓意遐想和向往平等博爱的追求,是人们富有哲理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人们奇妙的创意与构思,是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融合、催生了月饼。尽管月饼等代表性节令食品比节日出现得晚了相当长的时间,但明末以来,特别是解放以后,何尝不是月饼推动人们思乡、思亲的情感,把个中秋节闹得红红火火?
    解放周末:但现在,每到中秋,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裹挟进“买月饼、送月饼、吃月饼”的潮流中。月饼异化成了一种礼品,被附加了别的含义。
    陶立璠:月饼成为礼品,这是它产生不久就被明确下来的“身份”。经过历史的演变,现在月饼的内涵更丰富了,它不仅成了一种节日的象征符号、感情的寄托物、文化的消费品,还成了一些搞不正之风者的“敲门砖”,最后才成为一种美食。所以,生产者、经销者、管理者就免不了在工艺如何改进,饼皮、馅料、口味如何适应不同人的需求,包装如何精致、标志设计怎样诱人等方面做文章,以迎合新时代各种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对于这些,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在有些月饼的包装越来越豪华,月饼和洋酒、瓷器甚至金饰、珠宝一起捆绑出售,这样问题就来了。本来,月饼是一种重要的节日祭品、食品和礼品,厂家重视包装是应该的,但是不能过头。月饼包装过于豪华,以至于主要靠包装来提高月饼价格,这是对月饼文化的歪曲与异化。所以,我十分赞成出台限制月饼过度包装的规定,因为这样会起到让月饼回归朴素、消除媚俗和腐败之风以及单纯的功利行为的作用。
    节日文化就像人生的加油站,能调节生活节奏,丰富文化生活,提升人文情怀
    解放周末:前不久,有一位河南诗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倡议,在中秋节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关灯一小时,“请市长熄灭公共场合的所有灯光,让甘露般的月光洒在我们的心上”。对于这个提议,您觉得如何?
    霍尚德:我很欣赏这位老乡诗人的大胆创意。但是,我忽然想起明代才子唐寅在一首咏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诗中这样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这首诗虽然说的是火树银花的农历正月十五,但农历的八月十五也同样花好月圆、灯火辉煌,正是人们娱乐休闲、旅游、走亲访友甚至欢饮达旦的好时机。如果这天在大街小巷里关灯一个小时,那该是多么煞风景啊。
    解放周末:但这位诗人的提议也牵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古人以明月寄相思,但在现代社会里,沟通如此简便,谁还会举头望明月,寄托自己的情感?因此有人说,传统节日已经落伍了,不适应现代社会了。您怎么看?
    陶立璠:我认为,人们一讲到传统与现代化,往往将其对立起来,这种思维是不对的。现代化与传统之间有矛盾,但不是对立或不可调和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一步步向前发展的,都会与传统产生矛盾,但社会还是向前发展。
    解放周末: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中,传统节日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陶立璠:节日文化能弥合矛盾,它就像人生的加油站,它的功能是调节人们生活的节奏,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现代化会带来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带来人们情感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节日文化也在变化,变化到能适应人们新的生活,适应人们感情的变化。关键是如何找到适合这种变化的契合点,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将传统与现代化统一起来,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动力。
    解放周末:随着近年来的改革开放,很多年轻人过起了洋节。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似乎有点“中西并存,互不干扰”的意思。
    陶立璠:文化具有跨国界性质,会产生相互影响。在看待西方节日时,我们应回顾这些节日产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信仰是节日文化的灵魂,也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价值观念的体现。
    解放周末:年轻人过情人节、感恩节之类,似乎更讲究情调。
    陶立璠:西方节日具有商业和文化双重色彩,但“引进”西方节日的主要推手多是商人,出于经济目的,他们总是突出节日的商业性。因此给我们“西方节日讲情调、中国节日讲情怀”的感受。
    事实上,节日总是将一年中不同的时令赋予人文色彩,这才称得上是节日文化。人文色彩就寄托了某种情感或情怀,情调当然也包含其中,但是细较起来,情调没有情怀的意蕴大。而中国的节日尽管也是通过一些商会活动延续下来的,却一直倚重于文化色彩,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文化氛围显得十分厚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目的就是让人们在生活中对于文化有多样的选择,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人文情怀。(解放周末·中秋特刊 2008-09-12,21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