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叔阳:中秋节,在秋天过半、丰收之日、月圆之时,正好给这一年做一个总结 ●徐城北:中秋过的就是浓浓的团圆气氛,组织传统节庆活动要慢功出细活 ●柳萌:月饼是有人情味的——全家人,四合院,四方桌,摆上月饼,看着月亮说说话 ●陈连山:从文学欣赏和审美活动角度讲,中秋代表了生活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冯骥才:传统节日如果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则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陈竞:月饼现在甚至成为某些人行贿的工具,这就失去了中秋节的含义 20世纪50年代,81岁的老渔民郭汝一家四代同堂共55人在中秋节夜大团聚,欢度佳节。新华社发 又是一年中秋节。中秋节吃月饼,同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 月饼,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明月升,天涯共,合家欢。小小的月饼连同温馨的中秋节一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归文明健康淳朴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作为传统节日,和春节一样,关联着民族情感,传承着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传统节日总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冲击。但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使得包括中秋在内的诸多民族传统节日被人们日益淡忘。由于这些传统节日的原有文化内涵逐渐消失,端午节成为了“粽子节”,中秋节也大有变成“月饼节”的趋势。 对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早就提出过尖锐批评。他说,我国的传统节日纷纷被商家包办,沦为美食节、购物节、旅游节,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冯骥才认为,尽管过去中秋节吃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朴素,但负载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理想却很珍贵;现在的月饼虽然被包装得精美、豪华,却渐渐变成了纯礼品,被负载了另外的内容,比如利益、交换等。这些世俗的东西融入月饼中,自然把我国传统节日那种朴素的、美好的东西冲淡了。 南京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陈竞介绍: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当中四大节日之一,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他认为,中秋的活动不单单是吃月饼。吃月饼只是此中的一项活动。大家团聚在一起,表示团圆。吃月饼象征着一家团聚,人之常情,享受天伦之乐。人们往往忘记了中秋的民俗文化活动,而单单把它作为一个吃月饼的节日,这个是不全面的,忽视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庆中秋在农耕社会是很大的活动,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果能将其恢复开展,对于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都是十分有利的。大家现在对中秋民俗文化都不是太了解了,商家只顾卖月饼,大家也就只知道吃月饼。月饼现在甚至成为某些人行贿的工具,这就失去了中秋节的含义。我们应提倡健康文明的节日传统,恢复淳朴的人与人的感情。商家也不要把月饼做得那样豪华,那样商品化。我们应该回到文明的、健康的、淳朴的中秋节文化内涵上去。 历史悠久的节日不只是吃几块月饼了事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说,中秋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包含内容很丰富。现在由于历史时间太长,中秋节又不放假,大家没有时间来过节,于是老百姓就忽视了传统文化,不过节了,这些年只吃几块月饼了事。一些搞专业研究的人认为,中秋有很多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从物质角度,传统上不只吃月饼,还吃很多秋季水果;从社会关系、家庭团圆角度,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月亮非常圆,象征着团圆,是中国家庭幸福的一大标志;从文学欣赏和审美活动角度,中秋代表了生活里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月亮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天,在中国人看来是最美最漂亮的。有些民族欣赏新月,如伊斯兰民族;我们中国人喜欢圆满和完美,更欣赏圆月。这个季节气温适宜,秋高气爽。赏月从唐代以来流传了一千多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美的欣赏与享受。还有,中秋节要祭祀月亮,称为“祭月”,最早的时间究竟是秋分还是中秋已不能确定,但是民间往往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由女性主持仪式,叫做“拜月”,在《红楼梦》中也有贾母领着众女拜月的情节。这个活动严格来说,只是拜拜月亮,祈求保佑,没有什么巫术色彩。可以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和谐。我们一度太重视物质生产,传统文化相对不重视,只有春节有假日,其余节日都没有假日,如中秋、清明等。我们的放假制度可以考虑有所调整改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