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到九月,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正是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这个时节,如果去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旅游,就会在三川地区看到这样的景象:每个村寨的打麦场和小广场上都是人头攒动,彩旗飘飘,身着节日盛装的土族人口中高呼“大好”,喜庆的锣鼓声响彻云霄……这就是土族纳顿节的热闹景象。 跳“会手”、演傩戏、跳“法拉”,庆祝“大好”收成 “纳顿”,是土族语的音译,意为“玩”、“娱乐”、“游戏”等。纳顿节,是生活在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土族人喜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从夏末一直持续到秋天,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七月会”等。因其历时两个月,所以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不仅是土族人的传统庙会,而且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蕴蓄着浓厚民族特点的文娱盛会。节日期间,同姓大村有自个儿的庙会,杂姓小村有公共庙会。这些庙会,有的以姓来称呼,如朱家纳顿、马家纳顿;有的以地区称呼,如桑不拉纳顿、台子纳顿。 纳顿节期间,我来到了民和县中川乡鄂家村。故名思义,这个村的人大多是“鄂”姓。 纳顿节的表演,通常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3部分组成。跳“会手”最为常见的形式是两村联合,一村做东,而另一村为客。我去鄂家村的那天,恰巧是鄂家村为主,前面的村庄为客。表演开始前,主队主动到两个村子的交界处迎接客队,客队则派出8位壮汉分两组抬着里面端坐着二郎神和地方神的神龛疾步快跑。两队汇合后,两村的男性排成长队,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到了!几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响。伴随着沉稳有力的鼓声,“会手”们闪腾跳跃,在粗犷的高呼声中,展现着力与美的雄姿。 这是由四五十人参加的大型舞蹈。舞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长衫、手执扇子的老人,他们往往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别看他们年过花甲,银须垂胸,可跳起舞来,却还是那么从容自如,步履轻盈。手持各色彩旗的年轻人跟在后面,他们左腾右挪,绕场而舞。舞蹈的动作虽然不太复杂,但整齐的舞步,协调的跃动,在有节奏的鼓锣声中,显得十分优美。 “会手”舞结束后,就是古朴的民间傩戏表演。比如,《庄稼其》是通过舞蹈,表现父亲给儿子传授生产技艺,滑稽的表演中充满了泥土气息;《杀虎将》,表现出与虎搏斗勇者胜的精神;还有《三战吕布》等等。 在舞蹈的同时,主方不停地用大海碗给“会手”们敬酒。酒香人醉,喜庆和欢乐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当舞蹈表演结束时,大家齐齐跪在场中。只见一位“法拉”(土族民间信仰活动中的神职人员)手执铁器,将挂在麦场尽头的“宝盖”经幡收下,点燃。老人焚烧纸钱供于地方神像前,唱起《喜神曲》答谢神灵降临尘世,与民同乐,赐福于民的厚恩,并祷祝风调雨顺,民丰物阜。接着,把全村人蒸的大白馍分块赠送给每个到会的人,最后将八卦木牌抛出,卜算明年的收成。 日渐西斜,欢乐美好的氛围萦绕在乡间,久久不肯散去…… 历经百年风尘的文化瑰宝 从有史记载的吐谷浑时期,民和就是土族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民和,3条宽阔的溪流由北向南奔腾而去。按照古人“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的地名命名方式,这3条宽阔的溪流被统称为“三川”,又根据各自的位置被分别称为“上川”、“中川”、“下川”。千百年来,土族纳顿节就是从粮食成熟最早的下川开始,过中川,到上川,从一个村向另一个村传递,一波波席卷三川地区的。 至于纳顿节的来历,因为没有历史资料记载,所以一直都显得有些神秘。但当地广为流传的传说,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冰山一角。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手艺不凡的土族木匠,皇帝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3年后,宫殿建成,其雄美壮观前所未有。但贪婪的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奢华,竟然下令杀死木匠。木匠连夜逃回家乡,组织早已不胜皇家凌虐的乡亲们起义。皇帝闻讯后,派出军队前来镇压。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当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已涂上染料的刀柄,高呼“大好”,向村庄的寺院走去。皇帝的军队百思不解,村民则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呢!”见百姓并无异动,军队便撤回去了。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纳顿节就流传了下来,逐渐成为土族人庆祝丰收的节日。 而学术界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在元末明初之时,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土族人逐渐摆脱了祖先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和当地的居民融合,慢慢步入农耕社会。土族人为了处理农耕生产中的一些矛盾,团结乡邻,庆祝丰收,便将祭祀神社的庙会逐步发展为自娱自乐、庆祝丰收、向上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纳顿节。专家认为,三川地区纳顿节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元代中期到明代早期的傩舞、地方戏有相似之处,因而推断土族纳顿节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据民和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土族纳顿节活动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乡傩舞。可以说,无论是纳顿节的起源,还是现在纳顿节的具体组织形式,都是围绕着乡傩舞进行的。傩舞傩祭习俗,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至今,但在发展过程中,原始的祭祀味道已渐渐淡去,至明、清两代,乡间傩舞已发展成为娱乐性的民俗活动。土族傩舞也正是秉承了传统傩戏的乡土特色与原生态文化元素,历经千百年,一路走来。 纳顿节以其多元的文化形态和浓郁的区域文化特性,成为众多民俗节日中一个亮点,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06年,土族纳顿节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走出西北,成了海内外民俗学家和游客所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 梁凤英 文/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