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 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准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自2012年2月始, 本报将次第选录课题研究者之学术随笔,以飨读者。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有一个基本思潮,即结合日常时令和生活习惯,编入很多孩子们熟悉的内容。1904年,商务印书馆《初等高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编辑缘起”就指出:“凡关于立身、居家、处世,以至事物浅近之理由与治生之所不可缺者,皆萃于此书。”这其中就包括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具有民族特性的节日文化。常见的包括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节日;也包括一些已经消亡或者发生变化的节日,如清代万寿节和民国的国庆节、植树节等。 再翻看 仍相识 清朝末年学部编译图书局所编《学部第一次编纂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三册第1课《万寿节》:“正月初十日,为皇太后万寿节,天下臣民,同祝万寿。十四日为皇上万寿节,臣民庆祝,与皇太后万寿节同。” 万寿节其实就是最高统治者的生日,这一天天下臣民都要为之祝寿祈福。新式教育、新式教科书兴起于帝国的晚期,就难以避免受到皇权意识的一些局限。但观察这篇课文特别的排版形式,可以发现它透露了历史的一些蛛丝马迹:“皇太后”三字破出正统的版框,高出2个字;而“皇上”也破出版框,却只高出1个字。课文结尾还有意味深长的一句“与皇太后万寿节同”,似有强调之意,却更像要表达“皇帝的待遇绝对不能凌驾于皇太后之上”。这也是教科书编写者既要维护皇权,更要兼顾“垂帘听政”政治现实的微妙心理。 幸运的是,即使在清末的语文教科书中,像这样赤裸裸灌输忠君思想的内容也并不多。随着帝制的覆灭,这种强加于人的“节日”就在教科书的目录中永远消失了。 同在清末学部编写的这部教科书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传统节日的身影,如在第二册的《清明》:清明届,桃花红,杨柳绿。有子孙,都扫墓,人种亡,能不哭?课文虽然简短,却远远超越了一般清明节的意义,透过字里行间的忧患沉痛,能体会到编写者在面对“列强环伺、国势糜烂”时的一腔悲愤。 同样是讲述“清明节”,1904年商务印书馆的《最新国文教科书》和乐群图书编译局1906年初版的《国文新教科书》,却显得色彩绚烂、童趣天真。乐群图书编译局的课文:“清明节,风和日暖,桃花红,杨柳绿,草色青青,一望无际。郊外游人,往来不绝。二三童子,亦携手通行,为踏青之举。”旁边还附有漂亮的彩图,四个孩子携手而行,并作交流状,春意跃然。商务印书馆的课文大致类似,只是设计更为巧妙,后半部分是一封《与友人约踏青书》,将当时的尺牍(书信)教育包罗其中。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一个节日,涵义丰富。它起初只是一个提醒农民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在唐宋时期才融合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内容。经过数百年的继承和强化,逐渐成为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兼之踏青郊游的节日。中华书局1916年的《新式教科书》用18个字就概括了这个节日的全部活动过程:“清明之日,随父至山下,扫墓,看山景,向晚回家。”这篇课文大概到1919年前后再版时被删除,但在这套教材的第五册安排了《清明谒墓》一课,详尽描述了整个扫墓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在配套的教授法(相当于现在的教参)“应用事项”中,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深思学习:“先人之遗骸,葬在墓中,尚宜不忘;现在之父母,更宜孝敬。孝敬之道,宜处之周到,弗徒在形式而已。”利用清明这个节日,教诲人树立正确的孝敬观念,这又是一种传统道德的培养方式了。 旧时节 新变化 随着岁月流变,语文教科书里的节日,在永恒不变的大主题下,也在发生着微妙的情感变化。以清明节为例,因为民国初期根据孙中山的提议,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所以一些有关清明节的课文还体现了“清明植树”的内容。1938年,民国政府教育总署编审会编著的《初小国语教科书》第四册第16课题目就是《清明种树》。如果说,这些变化只是根据政府法令而做出的相应调整,那么对于传统节日的全新解读、演绎,则是超脱于时代之上的新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