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大乔]古人怎样过元宵:年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光明网-文汇报 2012-02-04 大乔 参加讨论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
    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
    元宵节习俗尽管最初与祭祀等信仰活动有关,但后来的主要性质是游玩娱乐。不过,在这个节日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就方式方法而言,游、走、散基本是一致的,参与者是妇女,并且需是“联袂出游”.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
    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灯节由来
    关于元宵张灯的习俗,一般认为始于汉明帝的“燃灯表佛”.据载,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相传汉明帝某天夜里梦见一个金人,身长丈六,飞绕白光,项佩白光。第二天,明帝询问大臣,有人说陛下所梦有些像西方的佛。于是明帝派蔡愔、秦景等十几人出使天竺,拜取佛法。后来这些人在路上恰遇传法的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永平十年,汉使与梵僧用白马驮佛经、佛像,回到洛阳。这一年,也就被后人视为佛教初入中土之时。翌年,明帝又敕建洛阳白马寺,这寺也就被后人视为中土佛教的祖庭。笃信佛教的汉明帝听说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以弘扬佛法。
    汉明帝“燃灯表佛”,就如同重阳节的“桓景避灾”一样,对节俗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但却并不十分确凿。同在汉代,汉武帝时祀太一在夜间,势必燃灯;汉文帝在上元夜出宫游玩,又势必要在室外燃灯。而据正史记载,汉武帝时金吾弛禁,“放夜”让老百姓娱乐,燃灯恐怕是免不了的;而让朝廷解除宵禁,可见游玩的人不少,因而燃的灯也少不了。这些,不能说与上元燃灯无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