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学界研究:“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风土记》)端,就是事物的初始;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原来端五只意味着每月初五日。由于“五”与“午”同音,因此,端五又称“端午”。后来特别将五月五称为端五。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为了讨好皇帝,避“五”字的讳,此后,“端五”正式改为“端午”。每到端午这一天,民间有吃棕子、划龙船的习俗,传说这与纪念屈原(公元前343一前278)有关。③百姓纪念屈原是因为他的忠烈,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操劳,他为国家的前途而死,死只为了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他的死在传说故事中充满了戏剧性,充满了壮志不得伸展,宏图不能实现,忠言不能采纳的失望和沮丧;他感受到良臣被弃,以香草美人自喻身世的凄凉。他的《离骚》《九歌》几乎都在借美女暗喻身世的飘零、英雄的落难。而这样的表现手法其实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怨妇”母题,不论是古典文化还是现当代文学的人物形象,“怨妇”形象和“怨妇母题”都已经成为一个表现传统。而屈原的文字留下了一种母题传统因此而让他不朽,而在民间他同时让精神得到了世代传承。因为百姓怕他的尸体让鱼龙毁坏而吃粽子,并以赛龙舟的方式驱赶鱼群,为屈原护驾这多少有些一厢情愿的传说曾经遭到闻一多先生的反对。“在《端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作过详细而精辟的考证,认为‘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族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因为当时人们文化水平相当低,在自然力威胁下,常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的力量,因此,他们就认定那些东西为他们全族的祖先兼保护神,即人们所说的“图腾”。④他认为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百越人创立的。“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就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到了宋朝,朝臣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把五月五定为端午节。传渝全国纪念屈原。并让人们佩带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轻香溢世,流芳千古。”⑤且不论端午节最早是为谁而立,经过时间的淘洗,端午最终成为屈原先生的专属,这不是偶然。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人,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世界上没有哪个诗人有他的荣幸,把一个全民族的节日给了一个诗人。这个诗意的国度用诗意包装了他:让他充满香花美女的纯洁,让他有忧国忧民的内心,让他有英雄的无奈和苍凉。在为这样一个诗人祈祷和纪念的时候,百姓感念更多的恐怕不是怕他最终被雨虾吞食,更多的应该是含蓄而矛头锋利的批判是否能引起当政者的反思。介子推的死能够唤醒明君更加的体恤之情,而屈原之死是对昏君的失望。同样是死一个死可瞑目,一个却永不瞑目。这样永不瞑目的沉江已经构成了对楚怀王及当政者无限的失望和痛彻的批评。同样两个纪念性的节日,同样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到现在,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两个良臣。他们同样的高洁奉公忘我,同样地用舍命的方式表达对国家之爱百姓之爱,也同样获得了中华民族的世代纪念。从本质上说,中国的百姓从骨子里多么希望让国家富足安康,让自己获得明君和良臣的管理。朴素的愿望一旦得不到时就转化为略显悲愤的民间故事。关于寒食和端午的悲剧传说潜意识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镜像:多难民族的多难人生,而所有的无奈和悲哀只能寄托心目中的对“救星”的渴望和纪念。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清明和端午,一旦了解了它们的人文内涵后,完全可以被看作一个全民对正义对清明国政的招魂。当代人在对传统进行梳理和怀念的同时,也即是对“招魂”的祛除,是对其负载人文意义的当代反思和内省。“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位,否定神文主义;否定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肯定人的感性存在与自然情欲,高扬人的生命、青春和情欲,追求真、善、美。”⑥我们尤其能够从介之推的故事从屈原的故事中感知到个体生命的尊严,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忘我奉献,美好的品格、善良的人性、追求真理的上下求索都让这样两个节日人物成为传奇,成为世代的楷模,也因此给节日找到了人间烟火味道。他们从来没有被幻化为神灵,也没有超越世俗的表现,一直处于普通人的角色,从生到死,用“人”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这在传说中极其难得也别有特色。同样和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相比:介之推和屈原的故事都似乎逊色很多。他们没有浪漫的爱情,没有奇遇,更没有神仙相助,但他们却因为民间持续的渴望,对高贵人文精神的追求而得到了永恒,在节日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另外清明节吃寒食的习俗以及端午节喝雄黄酒吃粽子的习俗都没有拒绝吃,尤其是清明节中有特色的寒食:比如饼和鸡蛋。在过去的岁月,这两样东西对普通百姓来说是节日的美食,而端午中的粽子在缺粮少吃的过去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纪念的同时不忘记进食,其实正是中华民族一向重生轻死的表现之一。祭奠死者是为了生者的幸福。清明在纪念的同时也是对远祖的记挂,民间俗信中对祖先神灵的求告和祭奠也同时是对生者的安慰,对现世的护佑。“中国民众有强烈的重生意识,由此派生出的中国饮食文化、养生文化较之世界其他国 家更为发达。中国文化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其民族精神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备受砥砺,内涵显得格外精粹,其生命力也分外顽强。” ⑦正是有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正是因为那些别有特色的仪式,清明和寒食的节日特色越发明显。他们几乎没有依靠传奇和神话就深入人心,而且代代流传至今,魅力丝毫不亚于四大民间传说,这实在是得民心之故,实在是内在人文情怀之魅。对传统的返魅恰是祛魅的开始,是揭开民间智慧的开始,是让民间智慧温暖当代的开始。 当我们呼唤传统节日保护的时候,笔者以为先从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入手,让青年人不光知道节日的习俗,而且了解习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似乎更能让他们产生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而这样的热爱将会持久。 注释: ①③④⑤罗启荣 阳仁煊:中国年节,1983年9月,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112页,159页,160页,160页,161页 ②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重庆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85页 ⑥郭国灿: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19页 ⑦周碧晴:中华民魂,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254页 (全文发表于2010年《艺苑》杂志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