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去年国务院已将其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其悠久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因素。七夕节的中心文化内涵是由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引发出来的情结,它从萌始到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华大地上也形成多彩多姿的七夕民俗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趣。 一 牵牛和织女是自然天象中的星宿,但从先秦时期就已将之拟人化。《诗经·小雅·大东》中已出现了对银河和牵牛、织女的简单描述,但尚看不出任何神话的内容。至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则显示出牛郎织女相恋相思的雏型。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谓“织女,天女孙也”,明确地将织女星说成是天帝之女,是一位身份高贵的女神,她和牵牛隔河相对而不能相聚,于是发展出“鸟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岁时广记》转引《淮南子》)的浪漫故事。牵牛和织女的美满结合,男耕女织成为封建农耕社会理想的生活方式。这个故事撩拨着人们的情感,形成乞巧的民俗事象:“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种乞巧的风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并表现为多种方式,人们每逢七夕,女孩们或于月下穿针,或在白天投针于水面,视日照针影的形状粗细以卜巧拙;或祭星实现得巧去拙的愿望。 牵牛和织女的形象也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史载汉武帝欲伐滇,在长安凿筑昆明池以习水战,池两侧就置有牵牛和织女的石雕像,这两件造型古朴的石雕至今犹存。现存的东汉画像石中也出现牛郎执鞭牧牛和织女跽坐的形象,图中的牛郎织女完全是劳动者的面貌,表现出把星神凡人化、世俗化倾向。 二 唐宋时期的七夕节非常隆重并特别重视其爱情的内容,唐代风流天子李隆基与宠妃杨玉环于七夕在长生殿海誓山盟的故事一再成为诗歌戏曲的题材。人们在七月七日双星鹊桥相会之夕于庭院设供祭祷,默祝婚姻美满,使之成为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北宋时都城开封经济繁荣人齿浩繁,节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潘楼大街一带有热闹的七夕市,各式泥塑的磨喝乐(执莲叶的泥娃娃)成为应节艺术品,又以油面糖蜜做成花样点心,谓之“巧果”,成为应节食品,还有以黄蜡制成婴儿、鸳岛雁等状置于水上的玩具,名为“水上浮”;有的在木板上敷土种栗,或于瓷容器中撒豆种生苗,配以小型房屋模型玩赏,装点节日,增添情趣,说明当时七夕的民俗内容不止乞巧,还包括了求子和祈祝农事丰收的成分。 开封七夕的夜晚街市上分外繁华热闹,宋代名画家燕文贵画过《七夕夜市图》,只是此图早已失传,不然一定能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金元时期的北京(金称燕京元称大都)承袭了不少宋代风俗文化。《析津志》中记载市场上也搭棚卖磨喝乐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买者纷然”,士庶之家在庭院搭起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放陈列瓜果酒饼等,邀请亲眷中的女流,作巧节会,称为“女孩儿节”。明清时北京仍流行乞巧的风俗。 三 发展到近代,七夕节已不像中秋、端午那样有着众多的民俗活动,但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发展得更具浓厚的人情味和浪漫色彩,它与白蛇传、梁祝和孟姜女共列为四大神话之一。故事也有多种版本。大致梗概是:牛郎织女本是天上星宿,因相恋触犯天条,牛郎被罚下尘世为牧牛郎,名张有义(或曰孙姓),其兄张有仁经商出外讨账,嫂嫂嘎氏图谋独霸家财在饭中下毒欲害死牛郎,牛郎经老牛(为天上金牛星下转)的提醒识破阴谋,与其兄分家,又得老牛帮助去天河抢走正在沐浴的织女之仙衣,二人遂结为夫妇,生儿养女,耕织度日,过着美满的生活。但事为天上王母得知,派金甲力士将织女及金牛星召回。老牛归天前嘱牛郎将牛皮剥下以备急用,牛郎发现织女离去即身披牛皮挑起儿女驾云追赶,正当行将追上之时,王母突用金簪划出一道天河隔断双方。天上喜鹊为了使其团聚,于每年七月七日搭成鹊桥渡其相会…… 旧时每届七夕之夜,碧天如洗,银河横空,牵牛、织女星座清晰地显现于两端,家人们和孩子在庭院中讲述动人的神话。我童年时代农历七月去农村外祖母家,当地犹流传七夕之夜如静坐于葡萄架下,可听到牛郎织女会面时悲喜交集的哭泣声。七夕如落雨也被说成是牛郎织女的眼泪……动人的传说在人们心理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人们赞美牛郎织女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憎恶王母的冷酷无情,对牛女在鹊桥上相聚感到喜悦。这些风俗和故事的传承艺术媒介,则有赖于普及于民间的年画和应节演出的戏曲《天河配》。二者互相影响,赋予这一节日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