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潇:陶老师,您好!关于七夕大家都知道有个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七夕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它可以被看做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陶立璠:这个问题大家现在都这么说,企图把它搞成中国的情人节。中国的七夕由来已久,我们现在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诗经、古诗十九首、汉代的传说等诗歌中都曾涉及。这一节日它的形成跟中国的传统社会有关系。最早的时候是观察天象,看到银河两边有两颗很亮的星星,于是人们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取名为牛郎织女星,在河的两边。最初的时候,可能就像现在我们讲童话故事一样,给孩子们编一个故事让他们认识天象,后来经过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有文人的染指,逐渐生化出了很多故事,并写到文献里面去。民间也有自己口传的故事,那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因为有这样的传说故事做依托,所以关于七夕节的习俗逐渐的形成了。从看天象变成了人间的有血有肉的、带有生活色彩的传说,成为中国的四大传说之一。在汉代逐渐形成了七月七过节的习俗,把它叫做七夕节,有时也叫乞巧节,有时也叫女儿节,但是没有情人节这样的说法。为什么把它叫做乞巧节,女儿节,因为主要是跟妇女相关的习俗,这个传说有关系,织女是善于纺织的,可以织出云锦天衣,所以在过节的时候妇女们有乞巧的习俗。 乞巧的习俗从皇宫到民间都过这个节日,南北各地不一样,规模大小也不一样。主要有对着月亮穿针乞巧、丢针乞巧、看蜘蛛结网等。另外,因为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会,民间传说这一天喜鹊都不见了,到天上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我小的时候对这个细节是非常关心的,七夕那天去找喜鹊,喜鹊的确是不见了。据说喜鹊飞回来的时候脑门上的毛都被踩掉了。七夕这一天还有一些其他的风俗,除了乞巧以外,还有求子、求婚姻的习俗,还有摆上各种瓜果祭拜牛郎织女。过去长期的封建社会是包办婚姻,而牛郎织女恰恰是被人们塑造为自由婚姻,但后来又被封建制度破坏了,所以人们寄予了很多同情。 七夕节的文化内涵是很深厚的,民间过去都很重视这个节日,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五十年代,每到七夕各大戏院都是演天河配。可以说在全国,秦腔、河南梆子、京剧、川剧等各种剧种在七夕这一天演出的剧目就是这个,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文化内涵是非常深厚的。如果一个节日没有文化内涵它是传不下来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这种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淡化,将来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因为这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当我们的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时候,节日必然发生一些变化。它还不像我们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因为主要是妇女的节日。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的历史,不能因为西方有个情人节,我们也就找一个情人节,没有必要。民间传承的东西不能说今天我们来给它改造一下,或者通过政府的行为让它变成这样的节日。因为节日是老百姓自己选择的,是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它有可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的就消失了,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不一定要把七夕搞成中国的情人节,因为我们从七夕的文化内涵中找不到情人节的内容。西方的情人节风俗是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他们的婚姻比较自由。中国人不能够生搬硬套的把七夕的文化内容进行改变,那样的话传不下去。西方情人节有很多依托的东西在里面,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现在社会里面说中国人过西方的情人节是崇洋媚外,我看也不能这样来理解。因为我们现在是信息社会,国外的文化很快就传到我们这里,这就是一个选择,我觉得这个有意思,我就跟这个潮流,也去送巧克力,也去送玫瑰,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把它看成异类,说这些人忘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好的东西别人也代替不了,中国人还是在用我们的方式生活,另外再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些东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美好有什么不好的? 郭翠潇:现在七夕有许多人都淡忘了,不仅仅是七夕,很多传统节日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陶立璠:一方面跟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和意识形态相联系。七夕也好,或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也好,都是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的许多节日都带有农业文化的色彩在里面。从50年代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传统的文化过去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只是七夕,许多节日文化色彩都逐渐淡漠下来。比如民间信仰习俗,这在民俗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们把一些信仰的东西去掉的话,许多节日就没有文化上的意义了。在七夕节的时候,乞巧也好,祈求婚姻、生子也好都包含着人们很纯真的信仰。我们从50年代开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东西都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东西,要破除掉。那么把信仰的东西一破除了,节日没有文化上的阐释的时候,人们渐渐的就忘掉了,一代比一代更淡忘了,也许我们这一代对民间节日记忆还是很深的,但下一代、再下一代呢?今天我们要想恢复到原来也不可能,因为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交通不发达,较为封闭,这些习俗显得根深蒂固。今天交通也发达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而且有现代的新的信息通道,所以这些节日的内涵也就逐渐地淡化掉了。 郭翠潇:那您觉得这些传统节日有没有在现代生活中存在的必要? 陶立璠:文化,只要对我们的社会有好处,至少没有坏处,另外对人们的道德修养各个方面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的话,那么这种节日就应该存在下去。很多节日都是这样,春节也好,七夕也好,都是这样。如果某一个地区还保存着节日习俗,那么就应该让它继续保存下去。因为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自然会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在里面,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节日文化的内涵,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或者对我们的心理和性格产生了非常深的影响。所以,一到过节的时候,特别是海外的华侨,我相信他们的七夕节还是过得很认真的。跟我们邻近的国家,像日本,也过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也在讲着。当然有商业的操作成分在里面,比如东京的迪斯尼乐园里面两个米老鼠装扮成牛郎织女跟大家一起过节。节日文化不应该轻视它,应该很好的保护它,传统的东西在节日文化的层面上来讲,是一个民族的东西,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处理好的话是会协调的,协调发展的话对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好处。在这方面我觉得日本就处理得比较好,他们从明治维新还是,社会也发展很快,西方的东西大量进入,但日本人还保存着一些传统的东西,榻榻米并没有废除,和服穿起来很麻烦,价钱也很昂贵,但还是作为民族的服饰保留着。在日本,你觉得是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话,你会觉得很舒服,要现代的有现代的,要传统的有传统,保持了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所以我们今天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为什么要加以抢救啊、保护啊的意义,恐怕也在这里面。 郭翠潇:在很偏僻的地方传统文化往往能得到自然的保护,但是在都市里面,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冲击得非常厉害,而且有些政府行为、商业行为在里面。就节日文化而言,借传统节日来搞活地方经济,您觉得这是发扬了传统还是在破坏传统? 陶立璠:我认为这种东西实际上来讲是在破坏传统,因为它是从商业目的出发,过去我们经常听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际应该反过来讲,应该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因为这个口号提出来以后,可见活动组织者是以经济为目的。现在我们好多东西都是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要开发利用一些文化资源,结果一弄都弄坏了。今天我们要了解一些传统的东西,城市里面可能看不到了,要到农村去,到闭塞的地方去才能看到。这个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过去农业是主导,城市的居民是由农民转化来的,所以城市的文化基本上是农业文化。如北京是几代古都,风俗习惯是把农业文化加工提炼再去推广。但现代化的城市不一样,现在是城市影响农村,城市作为新的风俗的发源地,现在是农村的文化向城市看齐,所以一些新的潮流都是在城市里面先兴起,然后逐渐推广到农村,意识形态是这样,服饰、饮食等等也是这样。 郭翠潇:现在很多节日都是有政府参与的,如火把节最红火的就是官办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陶立璠:现在的现状来看,许多的文化节,包括传统的,包括新创的,好多文化节都是由政府来主导,这越来越被各地的政府部门关注了,没有的地方也要创造出来,梨花节啦、桃花节啦,香包节啦,吃的用的都可以把它弄成节。当然,这个节是在广义上用这个词,但是我们说到传统,节是历史形成的,历代也许是由历代的政府提倡,它的形成,除了民众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就看政府提倡什么,不提倡什么,节日文化里面应该有什么东西,不应该有什么东西。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节日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主题、固定的形式。到了今天的社会里面,有很多东西要失传了。火把节在西南的很多民族都过,是这些民族、这些地区的重大的节日。如果我们容许火把节存在的话,民众会把这种节日的形式维护和发展下去,这种文化自然的就保护下来了,政府在这个过程里面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应该扶植,因为它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在政策上要明白地表明,可以这样过下去。另外,政府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人们在过这个节,那我们要通过研究看看这个节日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对这个民族起到的作用具体是什么样的,这样把它的历史来源搞清楚,把每次活动都记录下来。我们现在有好多东西,过去采取的政策是一棍子打死,或者全部作为封建迷信的东西,使许多节日消失掉了它的文化内涵。今天为了发展经济,又把它重新提起,重新提起不是按照节日文化本身的规律来做的,而是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来操作,从这方面来讲,有些时候我们做失败了,有些节日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实际上它破坏了原来的文化,并没有起到保护文化的作用。 郭翠潇:这么说,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吗? 陶立璠:对,从政府来讲,我们现在启动了两个关键的工程,一个是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一个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民间文化的保护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不把它变成政府行为的话,是很难得到保护的。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是希望通过立法的形式保护民间文化,这样就比较明确了。 郭翠潇:您能深入地谈一下传统节日和商业的关系吗? 陶立璠:中国的大型一点儿的节日,都是和商业相结合的。也可以说,商贸活动促进了很多节日的发展,丰富了节日文化。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节日都有庙会伴随。庙会除了烧香拜佛外,主要还是商业活动。七夕也有,如过去的青苗会也有大的庙会活动。我觉得,节日和商业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今天我的社会是商业社会,但商业社会怎么样利用传统文化去做一些事情,这是商家们关心的事情,同时也是学者们关心的事情。一个是在我们的宣传上,或者在商品的准备上,都要符合节日的内容,做这一方面的促销活动。这就是把节日文化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里面去,商家们要明白节日的意义,都需要哪些“道具”,要做好商品上的准备。这方面,现在中国还不是很成熟,也没有形成规模。我在日本看到过春节的时候,商店里都能买到春节的用品,如屠苏酒,而我们只是把口号打出来了。 郭翠潇:这些商业化的操作也是要依据习俗的传承,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屠苏酒,在中国饮屠苏酒的习俗已经没有了,如果卖的话,也不会有人买。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日本的传统文化保存得比中国的好呢? 陶立璠:我觉得他们的文化的自觉程度比我们好,特别是对自己民族文化自觉保护的意识强。我们没有这个意识。 郭翠潇: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了解得特别少。 陶立璠:这个不能怪年轻人,应该怪老的人,为什么不传下来?因为这个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的上一辈没有给我传下来,我干嘛要去认识,我有什么责任呢?这是断代了,到年轻这代断了,他不了解历史,让他再去过七夕节,什么是七夕他都不知道,这个节日在过去是妇孺皆知,过节了,优美的传说故事讲上了,戏也演上了,仪式也做上了。 郭翠潇:造成这种断代的原因是什么呢? 陶立璠:一个是我们的历史造成的,一个是我们的文化自觉程度不高造成的,我们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看得非常重要,认真地对待。我们现在讲的抢救保护主要还是一个文化自觉的问题。这就牵扯到我们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我们过去的口号不少,但是实际没有做,没有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文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断代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事情了。 郭翠潇:那么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在传统文化的保护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呢? 陶立璠: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认识,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去认识我们的民俗文化,毕竟我们民间还保存了很多东西,七夕这个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有的保存得还很好。年轻人呢,我觉得接受新思潮比较快,但我们也要回过头来往后看一看,看看我们的传统的东西,其中也有很多好的东西,如传统的道德啊,这方面的东西很多。因为民俗文化,我们把它作为感情的也好,感性的也好,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对人们进行道德上的规范,民俗本身就是规范。我们不要盲目地抛弃传统文化,至少通过传统文化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 郭翠潇:从一个民俗学者的角度出发,您觉得传媒在这方面应该怎么做呢? 陶立璠:涉及民俗文化这块,传媒首先要重视,也要很好地研究。现在我们的传媒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首先要介绍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请嘉宾来讲讲,有研究的人来讲讲,另外就是到下面去采风,去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和感情,这样才能做得比较活一些。我觉得我们的传媒在这方面虽然重视了,但还没有形成体系化。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么样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样也是文化上的积累。通过我们的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是我们传媒应该做的事情。 央视国际 2003年08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