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部办公厅于1月30日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组织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昨天,记者电话联系返乡途中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高丙中,请他结合《通知》谈谈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路径。 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文汇报:您是春运期间大迁徙队伍中的一员,所有奔波只冲着回家过个团圆年。今年的雪灾天气使不少旅客的回家路走得特别艰难,有境外媒体对中国人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依然保有的回家念头表示不解。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高丙中:文化有认同文化和消费文化之分。前者如除夕守岁、阖家团聚,这种文化被我们的内心认同,成为内心的表达;后者如时尚,尤其是好莱坞大片,往往要花钱享受,但用完了,就过去了。对消费文化,多一项少一项,我们总能够平静对待;但对于认同文化,一旦面临被剥夺的威胁,我们就会内心不安,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更加拼力的维护。这也是雪灾天气下人们依然返乡心切的原因。 文汇报:从您刚刚对文化的分类来看,民族传统节日属于认同文化。她们为什么会深植内心,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呢? 高丙中: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极其多样的习俗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她们的设置依据是阴历,体现了对太阳与月亮、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尊重,表达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的美学取向和追求团圆的伦理观念。这种美好的情感不仅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体现。 民族传统节日当下受关照 文汇报:既然民族传统节日所体现的美好情感生长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她自然就会受到善待和保护,可为什么我们还是看到了她的式微,比如“年味没有过去那么浓了”。 高丙中:这和我们民族曾经受到帝国主义势力伤害的历史有关。这样的伤害容易让我们以激愤对外,以激进对内,产生奋斗的压力的同时也产生着自我伤害的破坏力,破坏力直指传统。这也就有了“打倒孔家店”和“破四旧”。在1967年至1979年之间,春节的假期被取消。不过,好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渐渐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传统,通过找回自己来找回信心。善待民族传统节日的命题也终于从学术层面进入政治议程。 文汇报:从设立“文化遗产日”,到出台节假日调整新方案,再到文化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我们可以看到民族传统节日在当下所受到的关照。 高丙中:也许,我们不一定能够把民族传统节日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她们完全可以打造成当代中国的重大节日,成为我们善待自己传统、激发民族精神的代表作。就像《通知》里所说,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节日体现时代性 文汇报:《通知》要求不断创新,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方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推动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节日如何体现时代性呢? 高丙中:今天仍然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民族传统节日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传统属性的现代节日”。自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仅会把她们当作“传统”加以尊重,还会积极地把它们放置在现代的条件下加以发展。而事实上,她们也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物质条件、在新的舞台上获得新的发展。 举个最简单的日子,以前过元宵灯节,灯的光源是蜡烛,现在则可以辅以现代的声、光、电手段,这就是时代性。在现代世界,一个民族要显示文化自信,标榜自己所钟情的特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一个途径。这种特色运动项目要在本国有历史传统,有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最好有比较好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国人相信只有本国人玩得最地道,别国的人跟风也好,冷漠不解也好,都不能左右国人的信心和热情。赛龙舟是中国的一个较优的选择。赛龙舟是集体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俗心理的依托,所谓“不赛不发”。它是一种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传统和艺术的展示。这项运动如果能够在端午节日文化的烘托下发展起来,反过来带动端午习俗的全面复兴,我们自然就保护了一项无可争议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