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及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乡愁”正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关键词。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乡愁因社会变迁、个人或群体的迁徙而产生,不仅由来已久,而且与社会发展历程始终相伴,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般而论,乡愁,是个人或群体因与其故园分离而产生的思念与忧伤情绪。这种分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势下,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因战乱、灾祸等破坏性力量而导致的迫不得已的离散,有的是因经商、读书、仕宦等主动选择而造成的分别。今天,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浪潮的加剧,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速变化乃至消亡而生发的焦虑和失落,又构成了许多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集体性乡愁。不同的离别原因,使得乡愁的表现形态及忧伤程度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与故土的被迫离散所导致的乡愁,是漫无边际、无可把握的思念与巨大悲怆;主动离别造成的乡愁,是乡国万里却始终对重返故园怀着希望的忧思;而现代化所引起的乡愁,则是在以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潮流中眼见传统田园生活消亡却无可奈何的怅惘。 无论表现形态与强弱程度如何,每一类的乡愁,对于正处在忧伤情绪中的个体或群体来说,总是意味着不同程度的苦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排解乡愁,成了背井离乡者极为现实的精神需求,历代之所以会出现大量有关乡愁表达的文学艺术作品,便是源于这样的需求。 然而,与此同时,在每一类乡愁当中,却都体现着一种高度一致的情怀,那就是对于家园、对于过去的深厚情谊和无限眷恋。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情怀,每一个个体才得以同特定的历史、特殊的地方、特殊的人群连接起来,成为了具有社会化意义的真正的“人”。而这一点,也使得乡愁客观上具有了强化地方认同、民族认同的积极功能,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离愁别绪。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记住乡愁”,才具有了别样的价值——值得我们记住的,是凝结在乡愁中的对民族传统、对家国、对亲人不容割舍的浓厚感情。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人们与家乡离散或分别的痛苦得到一定缓解之后,乡愁在回望时才会显出某种特殊的美感。 面对当前乡愁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兴趣的形势,民俗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参与相关讨论,并为解决与乡愁有关的社会与文化问题贡献具有特定学科视角的学术成果。这正是本期前沿话题之所以围绕“乡愁”问题展开讨论的原因。该栏目的文章,从民俗学的视角,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乡愁的不同面向进行梳理和展示,在呈现不同时代民俗当中的乡愁表现与表达方式、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家国与历史情怀、并从“乡愁”这一特殊角度来解读相关生活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为如何缓释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现代乡愁,提供了基于学科立场和实践的参照。 本期其他栏目的文章,如“丧葬民俗研究专栏”、有关山东传统艺术的调查研究等,虽然没有以“乡愁”概念来明确标示,其中对敬天法地、慎终追远精神的探讨和对文脉传承的关注,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呼应了上述“乡愁”的积极功能。 民俗学是一定程度上受现代性怀旧(乡愁)思潮影响而产生的学问,它也曾因此而受到诟病。但今天,民俗学早已脱离了以往把民俗看做“遗留物”的、“向后看”的老路,而是以直面当下的态度来定位自己的学术取向,关注鲜活的生活文化。我们深信,走出怀旧(乡愁)情绪的民俗学,在以学术客观的立场来检视新的社会语境下包括“乡愁”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现象之时,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本刊主编 安德明 (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