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尼族延续至今的两种神职人员摩匹与咪谷,立足于当地血缘和地缘关系,以各自的宗教功能,形成了相互补充的“摩匹-咪谷”宗教组织。哈尼族以村寨为基点,血缘、地缘关系逐层裂化地交替作用,最终构筑起该民族独特的双重性社会结构。对箐口村的田野调查表明,“摩匹-咪谷”组织从血缘和地缘不同方向出发,高度同构地与这种双重性社会结构进行着有效互动。 关键词:摩匹 咪谷 宗教组织 社会结构 作者郑宇,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地址:昆明市,邮编650091。 宗教本身就是社会的构成部分。然而,在神圣的表象下,宗教倾向于同世俗社会相互隔离。人类学对宗教的研究表明,宗教与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之间,都既存在着观念的也存在着实际的联系。其间关联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宗教组织。哈尼族延续了千年的“摩匹-咪谷”宗教组织,由于具有持续时间长、组织结构清晰、社会渗透面广、至今保留完整等特点,是拓展这方面研究的极佳对象。 本文资料来源于笔者参与的,由马翀炜主持的云南大学“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研究及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基地(箐口村)”课题。课题组在近三年中,共做了约4个月的田野调查。箐口村位于哈尼族主要聚居区的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南部,隶属于土锅寨村委会,现有178户,865人,其中98%以上为哈尼族阿楼支系。选择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村作为调查点,首先就在于,该村的“摩匹-咪谷”宗教组织从上世纪80年代恢复以来,一直比较活跃,极具代表性;其次,该村从2000年成为民俗旅游村之后,其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得观察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嬗变成为可能。 在哈尼族既有研究中,对摩匹和咪谷的性质和功能已有较多的认识。这些研究在看到摩匹从事丧礼、驱邪、去祸等,即负责“阴性”方面的事务,而咪谷则专门主持村寨中的祈福、祭祀等“阳性”方面的宗教事务的时候,更多的是分别强调这两种神职人员对于哈尼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以及对当地社会的整合意义,但对摩匹与咪谷在诸多层面上的互补关系,特别是他们同社会结构间的呼应,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摩匹-咪谷”对称地构成了哈尼族宗教组织。更为重要的是,该组织同哈尼族传统社会的形成和演变存在着紧密关联。本文以箐口村田野调查为基础,聚焦于摩匹和咪谷与当地血缘、地缘社会结构问的互动关系,并进行了一定的视野扩展,以期深入理解哈尼族的基本文化逻辑和社会结构,乃至人类宗教和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