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司徒尚纪许桂灵]地理环境催生岭南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国学网 司徒尚纪 许桂灵 参加讨论

    两广北部横贯着东西走向的一群山地,即南岭,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岭南文化即在此线以南地区孕育、发展,它的许多文化特质和风格。就是在岭南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从地理区位观察,南岭使广东形成了背山面海的特征,而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一个大的面对海洋斜面。构成对内封闭的地理格局,对内则主要通过一条大运河联系。
    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
    1840年鸦片战争的时候,林则徐来广东禁烟,沿着大运河走了两个月。古代广东人赴北京考试、做生意,路上要花两三个月时间,这种交通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京广铁路开通。但广东对外是面对南海,跟周边很多国家有往来。中国古代在东面对外交往主要是日本、朝鲜,而南边跟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以及印度洋周边国家有来往,后来才与非洲、欧洲以及中南美洲和澳洲发生贸易关系。中国古代根本不能超越浩瀚的太平洋,跟海外的联系主要是靠广东,这使广东形成了某种相对独立的地理格局。
    这种格局有利于岭南避开战火。秦汉时的匈奴人、唐代的突厥人、宋代的金人、元代的蒙古人等与中原征战,战乱主要发生在北方,改朝换代也首先在北方,战争打得差不多了才进入岭南,故岭南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近代广东就不同了,因为欧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要是从海上过来的,这样近代广东战火就多了起来。
    广东这种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利于保留很多土著文化,同时接受海外文化,跟其他地方的文化不同。
    水系交汇的扇形地理格局
    珠江水系的西江、东江、北江在广州附近交汇,形成扇形地理格局,造就了广州这个大城市。有一个地理规律是,凡是大江大河必然有大山才能形成。因为山高大才有丰富水源,可以冲出一条大的江河来。
    珠江的源头云贵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大量的降雨流入西江,有了大江大河才能形成大城市。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腹地来支撑,所以广州不仅把西边的广西、云南、贵州借助于西江纳入自己的腹地。而且通过北江把湖南拉过来,通过东江把江西包进来,形成了一种“核心性”开发模式。
    如果没有这种三江交汇的地理优势,广州不可能形成这么大的腹地范围。
    另外,岭南古代瘴疠为患,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自然赐予也十分丰富。在岭南湿热的地理环境下,男女对其适应性不同,古代不少文献说岭南“丈夫早夭”,即男性寿命短、女性寿命长。同时,古代的岭南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因而成为中央王朝官员流放的地方,特别是海南岛,流放官员非常多。这些人带来了中原文化,促进了当地文化发展。例如,儋州流行的带有四川口音的“官话”,即为当年苏东坡贬至海南儋州时留下的一种方言。
    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珠江八口归海、江海一体,非常方便与海洋沟通,岭南许多港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于是铸造了岭南海洋文化。海洋文化跟大陆文化有很多不同。黄河流域的人民祖祖辈辈守着土地,变化不大或者说风险不大,是典型的大陆文化族群,与海洋文化不同。海洋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以海为商,通过海洋跟海外国家和地区从事商业贸易。要贸易就要跟海风、海浪等进行搏斗。这些人有胆识、智慧、勇气,这个跟大陆文化不同。他们有超越、竞争、市场的意识。人的精神面貌大不相同,充满冒险、积极向上的品格。所以岭南沿海的人,商品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时尚观念等就完全不同于内地人。如到香港所见,香港人走路都快一点,也是竞争的意识比广州人胜一筹。广州人又比内地人胜一筹,都是海洋文化环境、商业竞争环境所致。
    民系交融的岭南文化
    文化的另一种理解就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一种文化。
    岭南居民,除了土著古越人,大部分是中原江南移民,他们五方杂处,形成客家人、潮汕人、广府人三大民系。由于各民系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民系文化特色也大相径庭。
    广府人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等地,那里水网稠密、交通方便,故地区之间交往多,形成重商、变通、灵活、创新精神。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兴旺,文化水平较高。
    分布在粤东北、粤北山区的客家人,地区交通梗阻,闭塞、孤立,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交往不多,商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停滞落后。
    生活在沿海的潮汕人,生产生活资仰于海洋,形成海洋文化品格,敢于冒险、超越,远涉鲸波,足迹遍及海内外,把生意做到利润所达各个角度。正是大海波涛造就了他们这种海洋族群性格和文化。
    所以,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发展,经济水平高低,文化自觉性强弱,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差异,虽有多种原因,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一个根源,是它们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