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策实施:德宗朝的中和节 通过文献资料,可知中和节在德宗朝的盛况。其主要活动有: 1、节日宴乐 宴乐是中和节的重要内容。其实,设置中和节的最初动机就在于增加宴乐的机会。尽管决策时增加了中和节重农、劝农的内涵,尽管唐德宗也说过“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的话,“与众宴乐、诚洽当时”的想法还是居于重要位置,由此不仅规定“内外官司休假一日”,并以中和节代替正月晦日成为三令节之一,赐钱给官员集会为乐。从现存资料看,除特殊情况外,唐德宗都要在中和节宴会群臣。 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17] (六年)二月戊辰朔,百僚会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群臣赐宴》七韵。 (九年)二月庚戌朔。……是日中和节,宰相宴于曲江亭,诸司随便,自是分宴焉。 (十三年)二月丁巳,赐宰臣、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 (十四年)二月壬子朔。戊午,上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 (十七年)二月癸巳朔,赐群臣宴于曲江亭,上赋《中和节赐宴曲江诗》六韵赐之。 (十八年)二月戊子朔,赐群臣宴于马璘之山池。 (十九年)二月壬午朔,赐宴马璘山池。[18] 由此可知中和节宴会的政策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被遵行。 唐代宴会总少不了赋诗乐舞,中和节宴亦复如此。唐德宗本人就是赋诗活动的积极推动者。至少贞元五年、六年、十四年、十七年的节宴上,都留下了他抒情言志的诗篇。大臣亦有和诗。《全唐诗》中就收有李泌的《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和权德舆的《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等。[19]宴会乐舞,同样盛行。李泌《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诗云“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20],王建诗云“殿前明日中和节,连夜琼林散舞衣”[21],都能让人想象到宴会乐舞的盛况。而中和节建构十周年的中和节[22],“上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初奏《破阵乐》,遍奏《九部乐》,及宫中歌舞妓十数人列于庭。先是上制《中和乐舞曲》,是日奏之,日晏方罢。……上又赋《中春麟德殿宴群臣诗》八韵,群臣颁赐有差。”[23]对这次乐舞场面,德宗《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描写道:“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乐舞场面尤为盛大。 宴会不仅在都城举行,地方上也有。梁肃《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就记录了扬州一带的节日宴会:“火旗在门,雷鼓在庭。合乐既成,大庖既盈。左右无声,旨酒斯行。乃陈献酬之事,乃酣无算之饮。于是群戏坌入,丝竹杂遝,球蹈、盘舞、橦悬、索走之捷,飞丸、拔距、扛鼎、逾刃之奇,迭作于庭内。急管参差、长袖袅娜之美,阳春白雪、流徵清角之妙,更奏于堂上。风和景迟,既乐且仪。”[24]宴会上既有美酒佳肴,又有乐舞百戏,参与者觥筹交错,频频举杯,自朝至暮,直喝到酩酊大醉。 苻载的《中和节陪何大夫会宴序》同样是对地方上中和节宴会的描写: 我岳鄂连帅、御史大夫何公,盖所以祗明诏,宣德教而欢万民也……主人乃揖乎英僚上介,洎簪裾耆老之客,相与罗拜于北向,已而叙登于阼阶之上,脱剑搢笏,百戏具举焉。旌旗飘飘,马鸣萧萧,始金鼓以一振,忽端立而扬镳,铁衣铮鏦,白羽在腰,列高的于虚碧,翻大旆于回飙。既而铿丝桐,耀丸剑,齐入体以岑崟,罍涌而川注。暄风徐来,春日未敛。美人盘跚,缓步前墀。态生横波,怨拂蛾眉,感青春之不再,歌朱实之离离。音绵眇以切云,块远放而如遗。乐及于繁奏,爵及于无算,检一变至于欢,欢一变至于醉,莫不载时之交泰,饮公之惠洽,恬悦餍饫,充塞脏腑而已哉。[25] 场面的热闹似不亚于京城。 需要注意的是,有关中和节宴会的政策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亦有所变化。比如最初规定京中百官共集一处宴乐(合宴),但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和金钱往来上的诸多弊端,后来便做了调整,合宴遂被分宴替代。对此,《唐会要》有如下记载: (贞元)九年二月,中书门下奏状,以中和节初赐宴钱,给百官宰臣已下于曲江合宴,供办为府县之弊,请分给是钱,令诸司各会于他所。从之。自是三节公宴悉分矣。[26] 2、进书献种 “中和节日令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稑之种”,是国家的政策规定。贞元六年中和节,“百僚进《兆人本业》[27]三卷,司农献黍粟各一斗”,正是对上述政策规定的实施。中和节进农书的做法颇受时人看重,贞元十九年甚至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以嘉节初吉修是农政为韵)》为题,选拔人才。科举考试以此为题,亦反映了此举在德宗朝的盛行。 3、赏赐 (1)赐钱 德宗曾于贞元四年九月下令,以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三令节,任文武百官选胜地追赏为乐,并赐与数量不等的金钱,规定“每节宰相及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文,翰林学士一百贯文,左右神威、神策等军每厢共赐钱五百贯文,金吾、英武、威远诸卫将军共赐钱二百贯文,客省奏事共赐钱一百贯文,委度支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式。”[28]次年,“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中和节取代正月晦日为三令节之一,赐钱之举也便改移了日期。贞元八年正月又颁布诏书,对在京宗室赐钱的数目做出新规定:“在京宗室,每年三节宜集百官列宴会,若大选集,赐钱一百千,非大选集,钱三分减一。”同时规定:“三节宴集,先已赐诸卫将军钱,其率已下可赐钱百千。”政府赐钱,为举办宴会提供了资金来源,这也是中和节宴所以热闹繁盛的重要原因。 (2)赐尺 “裁度”,即“请皇帝赐大臣戚里尺”,也是德宗朝中和节的重要内容。贞元八年,宏词科还以《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作为科举考试的试题,当年参与考试的陆复礼、李观、裴度等人都留下了佳作。从陆复礼的“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群公”、李观的“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裴度的“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等诗句中均可见当时赐尺行为的存在。 (3)赐诗及春衣 关于赐诗,最著名的当属对戴叔伦的赐赏。《唐国史补》记载:“贞元五年,初置中和节。御制诗,朝臣奉和,诏写本赐戴叔伦于容州,天下荣之。”[29]另外,王纬有《谢赐中和节御制诗序表》,记载曾受赐“皇太子所写御制中和节诗序”。[30] 据《唐会要》,中和节政策规定中有关春服的内容是“王公戚里上春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皇帝对臣下的赐予。吕颂有《谢赐春衣及牙尺表》,令狐楚有《谢敕书赐春衣并尺表》,均可为证。 4、节日放假 中和节放假一天,在唐德宗时期是有明文规定的。正是有了这一天假期,官员们选胜地宴赏才有时间保证。 综上所述,唐德宗时期制定了全民过中和节的政策并进行了实施,从而将官方创设的一个节日楔入了时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时人的生活节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