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田野作业与研究方法座谈会纪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 [2]姚居顺、孟慧英:《新时期民间文学搜集出版史略》,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4页。 [3]中国现代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交叉与纠结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话题,时分时合,本文以讨论民间文学为主,但许多时候,无法具体将那些以民俗学的名义展开的讨论剔除出论述过程。 [4]叶涛:《民俗调查方法刍议》,《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5]刘半农:《瓦釜集》,北新书局,1926年,第89页。 [6]转引自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第185页。 [7]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722、723页。 [8]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第6号(1923年1月21日)。 [9]钟敬文:《读“粤东笔记”》,《歌谣》周刊,第67号(1924年11月9日)。 [10]以上四组分类采用朱爱东在《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民俗学刊》第一辑,澳门出版社,2001年)中的归纳,并且因为朱文对此一问题展开的论述与本人看法一致,因此本文不再对此具体展开,详述请参考朱文。 [11]以上三处引文均出周作人:《猥亵的歌谣》,《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12]顾颉刚:《台山歌谣集·序》,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9年。 [13]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之一,1929年6月出版。 [14]钟敬文:《<闽南故事集>》,《民俗》第2期(1928年3月28日)。 [15]钟敬文:《<闽南故事集>》。 [16]钟敬文:《狼僮情歌·译者底话》,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年。 [17]载《民俗》第29、30期合刊(1928年10月17日)。 [18]顾颉刚演讲,钟敬文记录:《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民俗》第5期(1928年4月27日)。 [19]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20]胡适:《复刊词》,《歌谣》周刊二卷一期(1936年4月4日)。 [21]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它的历程、方式、方法及成果》,《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33页。 [2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47页。 [2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0-861页。 [24]贾芝:《论民间文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民间文学》1962年2月号。 [25]贾芝:《论民间文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 [2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64页。 [27]郭沫若:1962年3月18日为《民间文学》的题词,《民间文学》1962年2月号。 [28]本刊编辑部:《坚持工农兵方向,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民间文学》1982年第5期。 [29]陶立璠:《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71页。 [30]贾芝:《论民间文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 [31]郭沫若:《我们研究民间文艺的目的——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新时代》,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页。 [3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章程》,《民间文艺集刊》第一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0年。 [33]《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民间文艺集刊》,第一集。 [34]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它的历程、方式、方法及成果》。 [35]刘守华:《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整理的<牛郞织女>和李岳南同志的评论谈起》,《民间文学》1956年11月号。 [36]巫瑞书:《关于整理民间故事的一些意见》,《民间文学》1957年7月号。 [37]刘魁立:《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记什么?如何记?如何编辑民间文学作品》,《民间文学》1957年6月号。下文中凡刘魁立的引文均同出一篇,不另作注。 [38]丁雅、李林:《<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读后》,《民间文学》1957年10月号。 [39]董均伦、江源:《关于刘魁立先生的批评》,《民间文学》1957年8月号。 [40]丁雅、李林:《<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读后》。 [41]刘金:《试谈民间文学的记录与整理》,《民间文学》1958年3月号。 [42]《大家动手,及时捕风》,《民间文学》1958年3月号。 [43]《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郭沫若答“民间文学”编辑部问》,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4页。 [44]《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本文转引自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第185页。 [45]常惠:《一年的回顾》,《歌谣周年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46]张四维给常惠的信,《歌谣》周刊第5号(1923年1月14日)。 [47]指《歌谣》周刊。 [48]常惠与伊凤阁的讨论,《歌谣》周刊第26号(1923年9月30日)。 [49]何植三:《搜集歌谣的困难》,《歌谣》周刊第29号(1923年10月21日)。 [50]白启明:《采集歌谣的一个经济方法》,《歌谣》周刊第34号(1923年11月25日)。 [51]崔盈科:《山西河东一带之歌谣集自序》,《民俗》,第110期(1930年4月30日)。 [52]陈锡襄自己在福州时曾制过表,也作过调查,因此对调查表有更深的认识。事实上,这种简单的调查表,它的作用可能更多体现在对什么是“风俗”,以及风俗调查的重要性的宣传方面。 [53]陈锡襄:《一部民俗学著作的介绍》,《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11、12期合刊。 [54]杨成志1929年3月26日致容肇祖信,《民俗》,第57、58、59期合刊(1929年5月8日)。 [55]郭沫若:《为今天的新国风、明天的新楚辞欢呼!》,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序页。 [56]贾芝:《搜集民歌的新局面》,《民间文学》1958年5月号。 [57]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4、235、236页。 [58]陈子艾:《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四十年》,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新时代》,兰州:敦煌文艺出版,1991年,第143页。 [59]以上三则引文见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 [60]刘晓华:《浙江民间文学普查综述》,《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61]参见马振:《民间文学史上的壮举——记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的开创》,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新时代》。以及姚居顺、孟慧英:《新时期民间文学搜集出版史略》。 [62]钟敬文:《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调查采录工作》。 [63]以上引文出自国立中山大学理科生物系瑶山采集队:《广东北江瑶山初步调查报告》,自印本,1930年。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室藏,第5、6页。 [64]顾希佳:《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几点思考》,《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二辑。 [65]车锡伦:《在复旦大学中文系纪念赵景深教授百年诞辰座谈会上的发言》,《俗文学通讯》第29期。 [66]转引自[美]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文化人类学基础》,李富强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3、4页。 [67] [美]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文化人类学基础》,李富强译,第3页。 [68]本自然段的叙述主要依据杨成志:《我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梁钊韬与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并参照杨成志当时的通信,多见《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69]近二十年来,每次普查的提出,似乎都与抢救民间文学遗产相关,这种思想曾经被有的人批评为文物主义。抢救文化遗产固然有它自身的意义,但学者的工作,似乎应该更是研究而不是抢救。 [70]山曼:《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前言第7页。 [71]安德明:《田野调查中民俗学家的主观因素》,《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二辑。 [72]本文摘自陈守仁编《实地考察与戏曲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研究计划出版,1997年,第80页。 [7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74]《田野作业与研究方法座谈会纪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 [7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第135页。 [76]刘大椿:《科学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77]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吴爱明、邓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7、93页。 [78]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第94-95页。 [79]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第69页。 [80]刘大椿:《科学哲学》,第73页。 [81]高斯坦(George S.Goldstein):A Guide for Field Works in Folklore节译,陈守仁编《实地考察与戏曲研究》,第81页。 [82] [美]F·普洛格、D·G·贝茨:《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第69页。 [83]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曹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6、73页。 [84]据刘魁立先生的统计要略多于100则。 [85]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文版第545页,转引自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5页。 [86]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曹戈金译,作者中译本前言。 [87]刘安武:《印度两大史诗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88]汪诗珮:《仪式、戏剧与民俗学术研讨会纪要》(Conference on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台北《汉学研究通讯》第十九卷第三期(1990年8月)。 [8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18页。本文摘自刘大椿著:《科学哲学》,第72页。 本文收入陈泳超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第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网络会议论文集)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