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郑杭生陆益龙]把握交融趋势,推进学科发展——论当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关系(6)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俗学博客 郑杭生 陆益龙 参加讨论

    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是学术发展的重要策略,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为此,它要求解决这样几个主要问题:第一,要排除影响沟通与合作的非学术性障碍,如门户之见、宗派之争。第二,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鼓励和促进多样性的学术风格和多元的研究方法。第三,建立多种交流与合作机制,为各种形式的学科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和机会。第四,要正确对待学科边界,鼓励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借鉴、相互融会贯通。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和发展将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也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学科如能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理论自觉,进一步加强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不断推进自主理论创新,提升学科理论水平,就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理论,就会提高自己在世界学术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0.
    [2]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2.
    [3]钟敬文。民俗学的历史、问题和今后的工作[C]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73.
    [4]钟敬文。总序: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C] //钟敬文。中国民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18.
    [5]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C]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9.
    [6]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转型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 2009, (2): 10-18.
    (本文刊于《温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