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解读》是陈建宪先生近十年来神话研究的一个小结,也是他自觉接受与运用西方学者的母题分类方法,经过学术创新而形成的系统理论,七年前关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研究获得了海峡两岸学者的共同认可,成为母题理论的重要基础,虽然这一理论的草创和后期发展之间的跨度比较大,但其逻辑线索是一致的,而且由于这种理论体系自探索之初就具有相对的开放性质,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因此又反过来为母题理论注入学术活力和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神话学自足体系的创立,无论研究者选取何种角度去探索,都是十分艰难的工作,这不仅因为神话本身的难度,也在于神话研究对研究者提出的多相性的要求,“它既涉及一向以学问深奥、历史悠久、难题众多而闻名的古典研究,也涉及当代的民间文学活动;它既要有语言学的严谨,要有诗学的精密和想象力,也要有人类学的实际操作经验,它还对语言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1](P25),所以,《神话解读》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建构的神话学体系必然不是毫无瘕疵的至善理论,加之著者的写作手法服从于出版者理论简易化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著的理论性与严肃性。不过,这些微不足道的缺失非但不会冲击母题理论将对神话学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反而还会在更为科学的学术开放与学术发展的意义上证明这一理论的学科史价值。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3] E.希尔斯.傅铿译:《论传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4] Stith Thompson,THE FOLKTALE. Holt, Rinebart and Winston,Inc.,1967. [5] 陈建宪:《神话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6]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7]李亦园:《民间文学的人类学研究》,《民族艺术》1998.3. [8]毕尔刚:《民间文学本体论提纲》,《民间文学论坛》1988.4.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10]钟敬文:《民俗学对文艺学发展的作用》,《文艺研究》2001.1. [11]迈尔斯·弗里,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原载《民俗研究》2002年3-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