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赵稀方]殖民性与跨语际实践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学苑出版社网站 赵稀方 参加讨论

    与柄谷行人从现代“风景之发现”论述日本现代文学起源相类,户晓辉认为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源起与西方现代性构建过程是一种共生关系。这种说法让人耳目一新。
    “风景之发现”,并非原来的风景不存在,只不过随着“认识装置”的变化,原来的东西以不同的面目呈现了出来。在西方,随着启蒙主义及其由之而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性”的视野逐渐产生,它提供了一种较从前不同的“认识装置”。“现代性”的确立有赖于对于“过去性”的区分,于是从前习以为常的场面便成为历史和风俗,民俗学于焉产生。“一方面,现代性必须挣脱过去;另一方面,它又需要把过去、传统或非现代性的东西确立为自己的来源和出处,并且在这个‘他者’的镜像中来比较和认识他者。”由此,民俗学、民间文学本身是西方现代性话语的一个部分,它从现代性话语中获得了来源和形式。当然,户晓辉的认识角度是现象学。在现象学看来,对象原来并不存在,而在我们有特定的对象的理念,对象才会在我的意识和直观中出现。现象学是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一书的理论方法,应该说,它与柄谷行人的“风景”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看来,民俗学、民间文学是作为现代性的“他者”身份而出现的。我初读此书的最初感觉是,户晓辉基本上只是在西方内部的现代/传统的框架中谈论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起源,却将西方现代性的另一面——殖民性置之不理。也就是说,他没有牵涉当今后殖民批评热衷于讨论的西方人类学、民俗学等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关联。哈贝马斯之所以认为西方现代性尚未完成,是因为他认为现代性尚未竭尽潜能创造一个更理性、公正的世界。在后殖民批评家如霍米巴巴看来,西方现代性之所以没有完成,是因为西方现代性是不完整的,它完全忽略了非西方世界。在萨义德看来,人类学本身就是东方学的一部分,它其实是西方现代性殖民主义大业的构成部分。上世纪初,英国的人类学和民俗学完全是“为了帝国的最高利益”,为了殖民地官员“能够获得一种东方的和隶属于国——皇帝陛下的非欧洲民族习惯、风俗、社会及宗教观念和理想的、坚定而精确的知识”。1968年,美国人类学家凯瑟琳·高夫将文化人类学称为“帝国主义之子”(德佳斯威尼·尼朗佳纳《表述文本和文化:翻译研究和人类学》)。
    后来我发现,户晓辉其实将民俗学和人类学作了区别,并赋予其不同功能,“现代民俗学或民间文学话语中作为‘本土的或内部的他者’的‘民’,与人类学话语中作为异域的和远方的他者的原始人或异民族,在现代性宏大叙事中所发挥的功能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民俗学、民间文学担任的是“内部他者”,人类学担当的是“外部他者”。在我看来,界线有时候也并不那么清楚,民俗学其实常常是作为人类学的附属出现的。姑举一例:户晓辉在书中曾提到,英国的Charlotte Sophia Burne撰写的一本民俗学手册The Handbook of Folklore ,曾在上世纪20年代对中国的民俗学研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Burne对于民俗学的介绍,即着眼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她认为:英国从产业革命以后,一方面是本国工商业都市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殖民地版图的扩大,这两方面的突飞猛进,造成了本国的都会和乡村之间、殖民地的支配者和被支配者之间产生道德上、信仰上、思想上、感情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民俗学应运而生,目的是为了解所谓土著民和外族蛮人的思想,从他们的风俗传说中掌握他们的心理(何思敬,《民俗学的问题》,《民俗》周刊1928年第1期)。由此看,民俗学、民间文学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外部他者”联系,其实还可以作进一步的论述。有此补充,对于民俗、民间文学学科的现代性起源的阐述或许会更加全面。
    《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一方面分析西方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现代性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又梳理了这一学科在中国的兴起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在后一方面,作者不自觉地采用了以翻译为视角的“理论旅行”分析方法,相当精彩,结论也很新颖。
    “理论旅行”的术语出自萨义德,将“理论旅行”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形成“跨语际实践”研究,较引人注目的,是华裔美国学者刘禾。刘禾对于“个人主义”个案的清理,应该说相当精彩。巧合的是,刘禾也注意到了民俗学旅行中国的现象。她谈到:“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针对所谓未开化、半开化民族及缺乏教育的人们的传统信仰、风俗、习惯、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歌诀、谜语、童谣、儿歌等。英国民俗学者把欧洲的民俗残存物与未开化部族之民俗现存物,都同样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的原始材料进行研究。中国民俗学则从一开始就在修辞、图像和理论概念上,在少数民族文化与原始野蛮部落之间划了一个等号。”刘禾认为中国民俗学一开始就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将民俗学的对象视为原始野蛮之人。户晓辉的《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一书并没有标榜“理论旅行”的研究方法,但他对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之“民”的关键词梳理,其实正是一种以翻译为中介的跨语际实践。户晓辉的分析,应该说更为细致,结论也与刘禾的大相径庭。作为现代中国起点的“五四”新文化,在外部以西方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为思想资源,在内部挖掘中国文化的民间活力对抗封建贵族传统,以平民文学反对古典主义。周作人写《平民文学》,胡适之精心构筑《白话文学史》,都缘于此。“五四”新文化这种平民主义精神,制约了中国现代民俗学对于“民”的理解,使其与西方民俗学之“民”的概念截然不同。如前所述,西方民俗学之“民”乃下等或野蛮之民,是“现代性”的对立面;中国现代民俗学之“民”,则是中国现代性之认同所在。譬如在胡适看来,文化和文学的动力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民间,而文人则每每将其凝固化和形式化。这一论调,一直延续到中国当代文学的观念之中。这就是说,在民俗学、民间文学自西方至中国的“理论旅行”中,它的内涵其实因为中国的特定历史语境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五四时期的“平民”,直到后来的“人民”,“民”与中国独特的现代性叙事的建构关系实值得我们细细考量。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