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 陈炳水:《浙江乡风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现实基础》,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② 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335页。 ③ 谷鹏飞:《从美学角度看民俗的现代传承与重建》,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④ 周耀明:《试论我国新时期风俗文化的变迁》,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⑤ 贺雪峰:《“人情”之累》,载《百科知识》,北京,2012(12)。 ⑥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478页。 ⑨ 施启良:《结构定义评述》,载《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2)。 ⑦ 转引自王立志:《人的科学如何可能——从方法论视角看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2)。 ⑧ 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167页。 ⑨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52-53页。 ⑩ 朱雄君、乔亨瑞:《农村地区汉族祖先崇拜变迁的社会学解读》,载《求索》,2007(5)。 11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253页。 12 笔者曾以湖南石村为例,对南方农村地区祖先崇拜的变迁及其内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参见朱雄君、乔亨瑞:《农村地区汉族祖先崇拜变迁的社会学解读》,载《求索》,2007(5);朱雄君:《农村地区汉族祖先崇拜的变迁与现状》,载《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2)。 13[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第22页。 14朱雄君、何治民:《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百年历程探寻》,载《民族论坛》,2011(3)。 15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第8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