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民话·昔话集内容总揽[Z]. 日外ァソシェ一ツ株式会社,2003. [2]小泽俊夫。 昔话入门[M]. ぎょぅせぃ,1997:1. [3]百田弥荣子。 日本的中国民间传承与民俗文化研究简况[J]. 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386-387. [4]野村纯一。 昔语传说研究的展开[M]. 东京:三弥井书店,1995:455-456. [5]武田正。 口承文艺和民俗学——通过昔话来说明(日本民俗学的回顾和展望)[J]. 日本民俗学,1994年200号。 [6]小松和彦。 昔语研究的课题[M]//日本昔语研究集成(1)。 名著出版,1985:539-540. [7]小岛璎礼。 口承文艺研究的问题[J]. 东京:日本民俗学,1997年111号。 [8]君岛久子。 日本民间传承的源流[M]. 东京:小学馆,1989:589. [9]福田晃,等。 什么是传承文学[Z]//讲座·日本的传承文学:第1卷。 东京:三弥井书店,1994:8. [10]福田晃,等。 口头传承的世界[Z]//讲座·日本的传承文学:第10卷。 东京:三弥井书店,2004:427. [11]白川静。 中国的神话[M]. 东京:中央公论,1975:9-10. [12]伊藤清司。 蓬莱岛说话和国土创造神话[Z]//大林太良。 日本神话的比较研究。 东京:法政大学出版社,1974:153-155,3. [13]伊藤清司。 神话和传说的世界[Z]//日本和世界的历史(3)·东洋古代。 东京:学习研究社,1969. [14]大林太良。 日本神话的比较研究[M]. 东京:法政大学出版社,1974:4. [15]伊藤清司。 日本神话的性格和系统[J]. 言语生活,通号244,1972:33,26. [16]伊藤清司。 日本神话和中国神话[M]. 东京:学生社,1979:237,61-62. [17]谷野典子。 中原神话考——河南省汉族的洪水神话[M]//中国的历史和民俗。 东京:第一书房,1991:144-143,165. [18]谷野典子。 湖北省神农架的汉族创世神话——《黑暗传》考[J]. 史学,1997,66(4):114,117-118,17. [19]伊藤清司。 江南的洪水传承[J].SINICA, 1994( 8) : 55-56. [20]樱井龙彦。 被找出来的“神话”、被利用的“神话”[Z]//变化的中国不变的中国。 东京:全日出版,2003:214,220-221[21]伊藤清司。 中国神话研究的动向和对三论文的评价[J]. 史学,1997,66(4):115. [22]金文京。 中国民间文学和神话传说研究——以敦煌本《前汉刘家太子传(变)》为例[J]. 史学,1997,66(4):121,121-123,134. [23]伊藤清司。 中国的神话,传说[M]. 东京:东方书店,1996:14. [24]铃木健之。 近年中国的神话研究的新动向——以个别研究为主[J]. 中国文学研究,通号13,1987:131. [25]大林太良。 中国古代的马车神话[Z]//中国的历史和民俗。 东京:第一书房,1991:25. [26]繁原央。日中说话的比较研究[Z]. 东京:富士リプ口株式会社,2004. [27]大林太良,等。 日中文化研究:特集·江南的文化和日本[Z]. 东京:勉诚社,1992:卷头语。 [28]伊藤清司。 江南海洋民文化和日本神话[J]. 国文学·解释和教材,23(14),1978. [29]大林太良。 日本神话和中国的民话——以伊奘诺尊·伊奘冉尊神话为主[Z]//神话的系谱——探求日本神话的源流。 东京:青土社,1986. [30]大林太良。 《白娘子》和《鲶鱼精》——江南的传说和日本的海幸山幸神话[Z]//神话的系谱——探求日本神话的源流。 青土社,1986:92. [31]大林太良。吴越的神话——和日本神话的关联[M]//日中文化研究:特集·江南的文化和日本。 东京:勉诚社,1992. [32]铃木阳一。 七夕的传说和祭祀习俗[J]. 人文研究(神奈川大学),1992年第112集。 [33]铃木阳一。 浙东的袢和地方文化——以伍子胥、防风、钱缪为素材[Z]//宋代人的认识——相互性和日常空间。 东京:汲古书院,2001. [34]大林太良。 中国内陆的水上渔民——浦岛和海幸山幸[Z]//神话的系谱——探求日本神化的源流。 东京:青土社,1986. [35]森浩一。 古代日本和江南[M]//日中文化研究:特集·江南的文化和日本。 东京:勉诚社,1992. [36]杉本宪司。 长江文明和古代日本[J]. SINICA, 1994( 8) . [37]伊藤清司。 日本及中国的稻作文化与祭祀[J]. 张正军,译。 思想战线,2001(2)。 [38]野村伸一。 来自江南的民俗世界——急需进行的对照研究[Z]//韩国朝鲜的文化和社会(1)。 东京:韩国·朝鲜文化研究会,2002:27. [39]樱井龙彦。 中国和日本的民俗活动的比较研究——以端午节为例[J]. 陈志勤,译。 民俗学刊,2003(5)。 澳门出版社。 [40]加藤千代。 口承文艺研究的日中交流[J]. 中国研究月报,通号457,1986. 【原载】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3 (责任编辑:admin) |